新闻纪实(纪实报道的基本特点)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780更新:2022-07-27 22:03:09

跪求 新闻名词解释 纪实与见闻怎么解释
1.见闻,就是所见所闻
见,强调的是看的结果,而看强调的是动作本身
闻,本义是用耳朵听;后来词义发生了转移,由耳听变成了鼻闻
见闻,就是所看到的和听到的事情

2.纪实:对事情或事件所作的现场报道.
新闻纪实类节目的概念以及与专题类节目的区别,越详细越好,重谢!
这位是 许女士吗?
纪实报道怎么写
根据聚餐目的来写,要简洁——先要有风度的问好,然后写聚餐的目的(说领导想要说的话——要认真揣摩),最后说祝愿的话——长话短说是原则,很多人等着吃喝呢!
国内新闻大事
1、美国国内达成的第二季度液体硫磺贸易中,液体硫磺价格降低了8.5美元/吨。
2、中国的硫磺价格趋于稳定。
3、一些巴西的贸易仍未谈妥。
4、以色列攻打黎巴嫩。
5、世界杯7月11日在德国落幕, 意大利队获得冠军。
6、印度孟买7月11日发生火车连环爆炸事件。
7、青藏铁路7月1日正式通车。
8、八国集团峰会7月16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
9、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展开交火。
10、中国籍联合国维和人员杜照宇7月25日在黎巴嫩南部遇难。
11、黎以冲突升级,胡总参加G8会议,南方发大水。
12、朝核危机 , 6方会谈 台风“格美” 阿扁黑幕 巴以战争 以色和黎巴嫩战争。
13、7月13日,洛桑田径赛刘翔12秒88夺冠 ,破尘封13年世界纪录。
14、7月30日,中国女足力克澳大利亚,重回亚洲之颠。

蒋敏的新闻纪实

2008年汶川大地震,除去了趟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赈灾晚会外,失去10个亲人的蒋敏一直在灾区一线坚持工作。其间因伤心和疲累晕倒数次,她因此被网友称作“最坚强的中国警察”。“这场地震啊,真是不堪回首。”——地震中,蒋敏北川的10位亲人被永远埋在废墟下,她工作的彭州市也伤亡惨重。 参加完央视的救灾晚会,倔强的蒋敏开始催促起和她同去的单位领导,“我要回彭州,同事们都在一线奋战呢。”蒋敏很快回来了:到灾民安置点搭帐篷、照顾灾区小孩,去银厂沟送救灾物品、在单位做物资发配……蒋敏拼命让自己忙起来,除了冲淡心底的伤痛外,她更想多帮助别人,“如果亲人还在那边,那边肯定也有人会无微不至照顾他们,”蒋敏轻声地说着话,语气安静而缓慢,眼神有些呆—— 事实上,由于地震后一直坚持在工作岗位5天5夜,蒋敏已经晕倒了数次。她在接受新浪采访时称,每一位民警都是一枚钉子,一旦她回北川找亲人,便没有多的人为她做这份工作,“在大灾难面前,每一个人都想力所能及多做一点。”从北京回来第二天,虚弱的蒋敏就去银厂沟送了物资,“前面一辆大卡车在爬坡时打滑,直直地朝我们的车撞过来。”蒋敏险些遇难。
“其实他们都是我的家人,帮助他们,就像是在帮助我自己的家人一样。”蒋敏说,所有的孩子都像是她自己的孩子一样,她还说,中年丧子的人比她更痛苦,她愿意当他们的女儿。 “母亲和女儿被埋了十几米深,别说尸骨,连一件纪念品都刨不出来了。”坐在记者对面的蒋敏,再次哽咽,她倔强地昂着头,保持着她惯有的发呆姿势,努力不让眼泪流下来。同事张燕说,这几天,一直不敢回家的蒋敏开始回家休息,“丈夫郑午把满房间女儿的玩具、照片都藏了起来,”疲累至极的蒋敏学会了在地震后睡觉。
张燕说,蒋敏从来不在人前大哭,只有她丈夫去北川找亲人前,看见两人抱着头……“如果5月11日,蒋敏工作不是那么忙,她和丈夫就按计划把女儿接回成都上幼儿园了。”按照蒋敏的计划,她还要把父母、外婆、奶奶都接到成都,享受天伦之乐,但前日,蒋敏只能吞着眼泪叙述,“希望妈妈、女儿他们在已经到达的世界好好活着。” “道路不通,通讯不通,我回去也没有用,还不如在这里做些事帮帮和家人一样的灾民。”这是蒋敏一家十口在地震中遇难后所说的话.遭受重创的蒋敏异乎寻常地选择了坚强。 从北京回来后,蒋敏去天彭中学安置点帮忙。看到一群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兴高采烈地吃着大白菜,鼻子发酸,“他们个个都说很好了,但现在正是该补充营养的时候。”然后,她又去提醒一位母亲,女儿在盆子里洗澡不要感冒了,母亲突然答非所问,“我奶水不够,娃娃没吃饱。”蒋敏难过地转过了头——电视画面上正重复着蒋敏搭帐篷的镜头,虚弱的她费力地扶着铁杆,突然不支,晕了过去。在倒下去之前,蒋敏朴实的一席话让全国流泪,“其实他们都是我的家人,帮助他们,就像是在帮助我自己的家人一样。”蒋敏说,所有的孩子都像是她自己的孩子一样,她还说,中年丧子的人比她更痛苦,她愿意当他们的女儿。
在大灾难面前,蒋敏这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和失去孩子的母亲,正践行着神圣的大爱——所有人都是我们的亲人。 说到别人给予她的爱时,她的话多了起来,“同事何梅经常炖鸡汤让我去喝”、“丈夫天天从成都赶回来陪我”,一个洗衣店和板鸭店的老板,也让她印象深刻:洗衣店老板塞给她一张名片,警察、医生和军人干洗免费;板鸭店店员打破常规,将最后的3只板鸭卖给了队伍最末尾的3名护士。还有若干不相识的人,打来电话,给她说“要坚强。”蒋敏一一记在了心里。
除了同事外,蒋敏还把自己的爱毫无保留地给了其他孩子和灾区群众。在接受北京某记者采访时,这位善良的民警言辞朴实,“最让我放心不下的,是两名失踪的兄弟,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据了解,同事常瑞广、陈静在地震当时去受灾最重的银厂沟了解情况,途遇地震,就再也没有回来,蒋敏一直想去看看埋葬战友的山坡,“由于太危险,大家都不让她去。”彭州市公安局政委吴建辉说 。


纪实报道的基本特点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报刊的纪实报道得到了空前繁荣。在读者大量阅读需求下,这类版面以特有的亲和力直接刺激到了报刊的影响力和发行量。在这当中,以纪实特稿为主的杂志,如《家庭》《知音》的发行不断扩容,相继增加了“半月版”“月末版”,而以“每天一个特稿”在全国打出声势的《华西都市报》,则引起国内40多家媒体及全国纪实特稿记者的极大关注……
然而,综观当今全国纪实报道的现状就会发现,虽然特稿繁荣的形势不减当年,可是就其选材、内容以及写法上都较以前大不同。
一,越来越注重新闻性
几年前,纪实报道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人物类报道。纪实报道也一般五六千字,以故事性见长,而人物类纪实特稿则大多讲述一个人几年、几十年的一系列动人的故事。还有一类就是综述性的,以几个板块的故事说明一个问题或提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而近年来这两类报道已经越来越弱,所占据发表的份额越来越小。两年来,《家庭》杂志一直在做读者调查,其中发现,读者对人物类的稿子越来越不买账—即使是当红明星一类的稿子也难逃这样的命运。难怪这家杂志的负责人这样说:“调查中我们得知,发表一些人物稿简直是做了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而本刊一些有震撼力的新闻纪实特稿却在读者中反响强烈。”可见,一些震撼力强的新闻背后全景式的故事更受读者喜爱和欢迎。因此,纪实报道在读者口味的变化下越来越注重新闻性。
纪实特稿选材方面更大程度地从“写一个人的若干件事”转变到了“写一件新近发生的精彩故事”,这是近年来纪实特稿最大的变化。因为读者阅读新闻的需求越来越高,如果不适应这一点,特稿版面就会显得呆板,没有活力。笔者曾细致地做了一项调查,5年前《华西都市报》的纪实特稿版具有新闻性的特稿比例约为20%。而两年前则上升到80%。即使本来不注重新闻性的《家庭》《知音》杂志,也在抓更多具有新闻性的纪实特稿。因为在当今社会的阅读中,新闻最具有冲击力,纪实特稿的选材中新闻性已是第一大要素。
二,题材越来越追求新型化
几年来,做纪实特稿的记者感到越来越累,大都有一种不堪其苦的感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其新闻性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因为需要不断追求新型题材。有人说,在纪实特稿方面,读者的阅读兴奋点每隔一段就要转移,而且这种周期呈现出越来越短的趋势。不少纪实特稿编辑说:现在的读者对新型题材更感兴趣,而对一些老旧题材越来越不屑一顾。的确,有的纪实特稿即使写得很好,事情也感人,但只要这个类型的稿件出现过,读者可能就很难为之兴奋。细细品味不难发现,纪实特稿办得好的报刊在选材上都具有独到之处。比如《知音》两年前设立的“爱心行动”栏目,虽然一直每期都在发,但几乎每一个都较以前有很大突破。最近,这家杂志还设立了“走近科学”栏目,要求每期有一个与科学前沿有关的新闻事件。比如:“猪心换人心”的医学科技、“中国首位数字男人诞生”“心脏取针手术揭示千古‘体内针游’假说”等等,都是在此之前没有过的全新报道。求新,已经像一个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快车一样考验着记者们的脑力。
三,报道对象越来越趋都市化、年轻化、通俗化
近年来,纪实特稿的报道越来越侧重都市生活,使报道对象呈现出趋于都市化倾向。这样,一些农村题材越来越不受欢迎。同时,报道中的主人公越来越侧重年轻人。这是因为近年来报刊的发行渠道主要集中在城市,而读者构成中也以年轻人为主体。
上世纪90年代,纪实特稿受80年代文学气候的影响,在写法上较为讲究文学性,在细节方面讲究文学化,在思想性方面更讲究深度挖掘—类似“报告文学化”。经历了十多年空前发展和繁荣之后,在读者群体文化层次大幅度提升的今天,其写法上越来越向通俗化、平民化:叙事线条简单,运笔通俗易懂,少了语言的雕琢华丽;思想性深度的挖掘更是讲究深入浅出,反对成堆说教……这种反差值得人反思。两年前,对一家杂志的调查发现:好多读者、包括一些本科文化水平的读者,并不喜欢文学性强的纪实特稿。一位读者这样对笔者说:“我更需要原汁原味的故事,不喜欢作者的任何修饰和加工,否则就显得文章假,读起来也累。”
随着时代的发展,尽管人们的文化层次在提高,一位读者这样说:“我们的思想是成熟的,不用写文章的人来左右,还是我们自己见仁见智好。”这一切,都是造成纪实特稿在写法上通俗化、平民化的真正原因。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