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芳华(为什么说《大明风华》烂尾了?)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48更新:2022-07-28 02:47:42

《大明风华》中的朱祁镇,历史原型是个什么样的人?
朱祁镇的原型是一个非常暴戾的君主。他苛待官员残害百姓,坏事做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暴君。然而在《大明风华》中却将他塑造成一个英明的皇帝。
《大明风华》的孙若微,为什么被称为一代妖后?

寒风呼啸,雪花漫天,城门旁,朱瞻基抱着双臂蹲着,粗布衣裳,轻声说,“我想问你后悔这一生吗?是不是想跟他去海上?”女子站着离他一丈远,身着御寒长裘,听完轻叹,笑了,望着大明河山道,“我不后悔,从未有过。相随陛下于地下,固所愿也。”

此女子便是孙若微,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


孙若微,靖难遗孤,动荡之下被父亲好友孙氏收养。孙若微从小生的俊俏,正所谓“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漂亮的脸蛋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一块价值不菲的敲门砖,所以,她能在小小年纪就得到还是皇后的张太后的喜爱,并入宫服侍在朱瞻基身边。

就这样,身怀父仇家恨的孙若微闯进了朱瞻基的生命,为她之后经历六朝五帝的传奇一生写下了开头。


在天真烂漫时遭受灭门之灾,在愿意淡忘仇恨与相爱之人厮守时被迫分离,在儿子健康丈夫疼爱时,朱瞻基却英年早逝,孙若微的幸福,一次又一次被打破。从一介平民成为集皇帝千万宠爱一身的贵妃,再到皇后、太后,这不平凡的一生从来不是无争无抢就得到的。

“一代史家,千秋史笔”的蔡东潘曾这样评价孙若微:“孙贵妃体态妖娆,性情狡黠,少成若天性。百般取悦上意,几把这位宣宗皇帝,玩弄在股掌中。”甚至被称为“一代妖后”,此般“咄咄逼人”之势的评价,到底为何?

孙若微的“腹黑”长镜头

前文说到,孙若微因模样生的俊俏而在童年便与朱瞻基相识。孙若微是长得美,但不是那种“袅娜少女羞”的娇弱美,而是生动的、活泼的、张扬的美。男人多半是视觉动物,所谓一见钟情多是中意皮囊,荷尔蒙作祟的结果。


朱瞻基爱孙若微,这是毋庸置疑的,可能是始于皮囊,但终究对她做到了后宫极宠。虽开始并不是正妃,但在朱瞻基登基之后,孙若微的待遇差不多和皇后一致,甚至还被赐予金册宝。这一行为打破了明朝旧的宫廷礼制,也算是在贵妃礼制上开了先河。

后来,宣德三年,孙若微诞下龙子,朱瞻基终于找到废除胡皇后的理由,毫不犹豫地册封孙若微为后。

咱们来细品一下胡皇后被废一事:虽然胡皇后膝下只有两个女儿,但她好歹是有张太后撑腰的女人,而且胡皇后也是一代贤后,颇得百姓爱戴。但朱瞻基仍然不顾朝中众位大臣的反对“废胡立孙”,这里面,可有不少孙若微的枕边风。

若只是这一件深宫后院之争的事,想必孙若微也不会有“一代妖后”之称了。女人一旦开始干理朝政,那后世的口舌之争便多了。

宣德十年,朱瞻基驾崩,9岁的太子朱祁镇不得不即位,为明英宗。不明事理的太子顺理成章沦为摆设,太皇太后和孙若微孙皇后才是幕后操作朝野的人。

年幼无知的明英宗在有心之人的教唆下北征瓦次,后兵败被掳。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朝廷将郕王朱祁钰(明英宗的异母弟)扶上帝位,为明景帝。但明英宗的皇位之路并没有因此画上句号,他所失去的一切,她的母亲孙若微都会帮他夺回来。


许是上天眷顾,景泰元年,明英宗回了北京。虽一直被囚禁在南宫,但孙若微一直在为儿子的复辟做准备。蛰伏七年,孙若微开始反扑,授意大臣徐有贞、石亨等人乘机发动“夺门之变”,帮助明英宗复辟,结果毫无疑问,她成功了。

你以为这就是孙若微的最后一笔,错!她的传奇故事还在书写。她成为孙太后之后,在她儿子第二个任期内,督促他下诏废除嫔妃殉葬制度,造福后代。天顺六年,孙太后驾崩,她的人生轨迹就此结束,但关于她的故事,还在流传。

此一生

纵观孙若微这一生,一个普通女子,经历了民间苍生疾苦,又享尽天下荣华富贵。也许她本想和丈夫安稳度一生,奈何朱瞻基驾崩太早,她不得不面对这一切。与此同时,虽孙若微在后宫殉葬礼制上有所贡献,但并不能抹杀她耍阴谋手段废掉胡皇后,任宦官王振大肆干预朝政等行为。


历史上从来没有负负正正抵消的说法,所以孙若微被后人称为“一代妖后”也确有其理。

寒风还在耳边吹着,身着裘衣的女子望着她深爱的男人,看着大明江山,轻轻地说,“在底下见我爹娘,我会对他们说‘我不是两手空空,一无所有。皇帝给了我一个家,给我毕生所爱,我已心满意足’”。


为什么说《大明风华》烂尾了?

因为内容有很多历史错谬。

该剧从服化道到台词,存在不少历史错谬。比如第2集,朱高炽对朱棣说了想让出太子一位,想回顺天去,朱棣问他,是不是要回顺天培植自己的力量,“起兵勤王,把朕逼走”。“勤王”是起兵救援君王,而不是谋反的意思,这里用反了。

再如第8集,朱瞻基恐吓孙若微,“罪臣的子女要发配边疆,为披甲者奴”。“披甲者”虽然是指军人,但“为披甲者奴”主要是清朝流刑一种,意思是给边疆士兵为奴,清朝剧常常有这样的台词“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清朝以前,罕有提及。

扩展资料:

《大明风华》以靖难之役开篇。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朱棣称帝,是为明成祖。

该剧前面讲述的建文帝出逃,派郑和出使西洋的原因,都是有历史记载的。而朱棣与建文帝后面有没有见过面,史书上是没有记载的,这样的情节就可以发挥。电视里是安排了他们见面,也是说得通的。

如果这是一部戏说剧,观众可能还会降低期待,但大张旗鼓宣扬是“高端历史正剧”,就怪不得观众挑刺了。


为什么说《大明风华》里可以没有孙若微,但不能没有她?

去年年底,一部以明朝为背景的古装剧——《大明风华》在网上掀起了一阵热议。尽管题材厚重、阵容强大,但在很多“明粉”看来,这仍是一部套着“历史正剧”外壳的“大女主戏”。

由汤唯饰演的大明皇妃孙若微,是剧中当仁不让的“大女主”。整部剧正是以她的风华一生为主线,回顾了从明成祖朱棣到明英宗朱祁镇六十年间的五朝历史。剧中的孙若微,美貌聪慧懂朝政,帮完公公帮丈夫,帮完丈夫帮儿子,简直有点大明武则天的架势。

明朝历史上,真有这样一位“大女主”吗?

历史上的“孙若微”

《大明风华》中的女主孙若微,即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孝恭皇后孙氏。虽然历史上确有其人,但是电视剧中还是存在不少张冠李戴和夸张想象的情节。

剧中,孙若微还没进宫时,便帮朱瞻基作了首题画诗:“虎为百兽尊,妄敢触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朱棣为这首诗感动不已,甚至因此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但是,有史料记载,这首诗乃明朝大才子解缙所作。

剧中,孙若微帮明成祖朱棣找到了失踪已久的建文帝。但在正史中,朱棣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是终其一生都没能找到建文帝。

剧中,明仁宗朱高炽监国后期,体弱多病,便直接让儿媳孙若微模仿自己的笔迹起草政令。明宣宗朱瞻基上位后,孙若微是宣宗治国理政的得力助手。宣宗死后,新帝年幼,家国大事几乎都由她拍板,宦官王振也差点被她除掉……但事实上,在这段时间里,她并没有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就连想收拾宦官王振的也并不是她,而是她的婆婆诚孝张皇后——就是《大明风华》中那个爱吐槽、爱撸猫、接地气的太子妃张妍。

历史上真实的孝恭皇后,确实经历了五朝六帝。但是存在感远没有电视剧中呈现得那么强。据记载,孙氏出生于山东邹平,是永城县主簿之女,十余岁被送进宫,和朱瞻基青梅竹马。因为得宠,她一步步从嫔升为贵妃,后又顶替宣宗的原配胡氏,当上了皇后。不过她一生的高光时刻,主要在后来的“土木之变”和“夺门之变”中,以太后的身份,做出了一些重要决定。而在此之前——尤其是在仁宣时期的政治舞台上,孙氏担当的不过是一个女配角。

不过翻阅史书,我们发现,这一时期确实有一位“大女主”,只不过不是孙氏,而是孙氏的婆婆诚孝张皇后。

一个辅佐了三位皇帝的女人

关于诚孝皇后的早年经历,史书记载并不多。我们只知她姓张,河南永城人,出身平民阶层。

洪武二十八年(1395),朱高炽被封为燕王世子,秀外慧中的张氏被选为燕王世子妃,四年后,生下朱瞻基。

建文四年(1402),燕王朱棣即位称帝。两年后,朱高炽被立为皇太子,张氏晋升皇太子妃。

不过由于太子朱高炽肥胖体虚,并不太讨朱棣喜欢。朱棣一度动过废立太子的念头。好在关键时刻,朱高炽的儿子和媳妇为他扳回一局。除了儿子朱瞻基被评价为“好圣孙”外,时为太子妃的张氏也得到过朱棣的赞扬。据史料记载,一次,朱棣夫妇在内苑举行宴会,太子妃亲自下厨服侍,周到妥帖。朱棣很高兴,说了这样一句话:“新妇贤,他日吾家事多赖也。”好儿媳啊,将来朱家社稷要多多依仗你了!之后,朱棣便没有再提废立太子的事。

永乐二十二年(1424)八月,朱棣驾崩,太子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

张氏随之晋位皇后。不料,皇后之位坐了不到十个月,她的丈夫仁宗就去世了。接下来,儿子朱瞻基即位称帝,是为明宣宗。张氏由此成为大明王朝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太后。

可惜,她的儿子在位时间也不长。宣德十年(1435),执政十年后的明宣宗也去世,终年36岁。随后,明宣宗年仅8岁的长子朱祁镇继位,是为明英宗。张氏再次晋级,成为太皇太后。

四十年的时间里,张氏的身份角色不断变换——从世子妃,到太子妃,再到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始终不变的是她对于皇权的爱护和敬畏。

教育子嗣,倚重能臣

众所周知,仁宗宣宗这对父子,联手打造了明朝历史上著名的“仁宣之治”。但很多人不知道,在这段完美接力中,一个女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为仁宗朱高炽在位时间不到一年便匆匆离世了,所以很多政令尚未推行到位。所幸时为皇后的张氏对朝政大事颇为熟悉。史载,张氏“及立为后,中外政事,莫不周知。”儿子朱瞻基即位后,张氏迅速从皇后切换到太后角色,指导宣宗继续推动改革。宣宗本人虽极富才华,但无论大事小事,他都愿意征询一下母亲的意见。据《明史》记载,“宣德初,军国大议多禀听裁决。是时海内宁泰,帝入奉起居,出奉游宴,四方贡献,虽微物必先上皇太后。”

平日里,张太后经常教导儿子要关爱百姓。宣德四年(1429),太后与宣宗去拜谒明成祖的长陵和明仁宗的献陵,出城之时,宣宗骑马亲自在前面引路,京畿百姓都夹道而立,欢呼迎拜。经过村庄时,太后特地召来几个农妇,与她们亲切攀谈,询问她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情况。有农民献上菜食酒浆,她便取来赐给皇帝,让他尝尝农家口味。

私下里,张太后还常跟宣宗剖析朝臣特点,比如评价杨士奇刚正直言,“不惮触忤,先帝能从,以不败事。”宣宗因此对杨士奇颇为器重。

张氏深知这些股肱之臣对于大明的重要意义,所以经常主动慰劳他们,让他们尽心尽力辅助宣宗。所以,宣德一朝,人才济济,张氏不无功劳。

约束外戚,震慑宦官

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张妍有个不争气的弟弟,叫张克俭。张妍对他颇为纵容,托关系将他安排到边关管理互市,他却四处烧杀抢掠,惹是生非,还因此激化了大明和瓦剌的关系。

但历史上真实的张氏对娘家人管束极严,严防外戚势力的膨胀。她的父亲张麒在靖难之役北平保卫战时受过重伤,在永乐初年去世,死后被追封彭城伯。哥哥张昶后来继承了家中爵位,官居中都都督府左都督。弟弟张升曾在靖难之役中立过战功,而且为人谨慎厚道,曾多次被内阁诸臣推举参政,但都被张氏拒绝了。直到哥哥张昶去世,弟弟才被封为惠安伯,官至左都督,掌左军都督府事。

明朝仁宣两朝,未曾出现过外戚作乱的问题,但却因为宣宗对宦官过于宠信,而为后世埋下了宦官乱政的隐患。宣宗不仅任用翰林学士教授太监识字,还赋予了司礼监太监“掌印”“批红”的权力。宦官权势由此急速膨胀。到明英宗朱祁镇上位时,司礼监太监王振已经显露出擅权的苗头。

而张氏早就盯上了王振。一日,她以英宗的名义宣王振入见。王振来到后,被张太后大骂一顿,“汝侍皇帝起居多不律,今当赐汝死。”说话间,几把利刃已经架在了他的脖子上。事发突然,众人皆愕然。英宗忙下跪替王振求情。见英宗跪求,诸臣也跪求。最后张太后只好网开一面。但王振从此收敛了不少,“虽宠于帝,终太后世不敢专大政”。

从世子妃,到太皇太后,张氏的大半生都在为大明王朝操劳。她辅助丈夫、引导儿子,保护孙子,是三个皇帝背后不可或缺的女人,但却始终对皇权保持克制,从未越雷池一步。

正是有这样的“大女主”在背后支撑,中国历史才有了那段令人神往的“大明风华”。


为什么说大明风华烂尾了?

结尾狗尾续貂。

《大明风华》邀请了汤唯和朱亚文这样有张力的演员,本来应该拿个大满贯。但是,这部剧似乎不是大家想象的强强联合,反而非常烂尾。本来62集的电视剧并不长,甚至可以说能讲清楚每一个细节和亮点。但是,才播出到50集就有狗尾续貂的感觉。

因为朱棣下线,朱高炽下线之后,就没有一个明白的朱家人。张太后非常没有眼界,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守着几张貂皮,就觉得是一条出路。没想到,她直接成为害了朱祁镇的人。正是因为她的溺爱与不教育,挑拨母子关系才有了今天。

孙若微,可以说是唯一一个明白人。朱祁镇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根本不知道如何平衡和管理。所以,王振后期也是有了很强的话语权。也正是因为如此,这部电视剧才烂尾。因为,在开始的剧情里,我们看到了朱棣的心机,朱高炽的聪慧。

甚至,还能看到二叔三叔的闪光点。在那个时候,张太后虽然小家子气,但是起码还知道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在这部电视剧中,还是能看到各种各样鲜活的人物,看到感情的铺垫和展开。但是,等到朱祁镇出生之后,就开始狗尾续貂了。

扩展资料

《大明风华》里,前面部分还是可以的,例如建文帝出逃,派郑和出使西洋的原因,都是有历史记载的。而朱棣与建文帝后面有没有见过面,史书上是没有记载的,这样的情节就可以发挥。电视里是安排了他们见面,也是说得通的。

但是后面对历史的篡改就让人没法看了。这样的情节,如果放在如《琅琊榜》这样架空历史的剧里是没问题的,或者像《长安十二时辰》这样,虽然用的是唐朝时的情节,但不用真实名字。

《大明风华》则既想圈明朝历史爱好者的粉,又天马行空地乱改,只会吃力不讨好。


大明风华百科怎么没王学圻?
大明风华百科怎么没有这个人不知道为什么没有的了。
如何评价电视剧《大明风华》?

汤唯演技在线,朱亚文和梁冠华演的父子太逗了,大明王朝的故事太逗了,家长里短的故事另一个角度去看,特别好玩。就是后期制作不太好,比如雪花像泡沫、背景特效都不是太好。

说实话我挺佩服敢拍《大明风华》这个故事的导演。明朝历史可是出了名的复杂,能在厚厚的《明史》里揪出孙若微这么个人并以她为线索人物进行叙事,是很独特的角度了。

做为线索人物来说,孙若微这个人物太合适了。第一,与清朝的孝庄、慈禧相比,她的名气并不大,这就给了作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间。第二,这个人物确实经历了明朝的五代帝王,当然这也实在是因为朱高炽和朱瞻基这对儿父子短命,但这却给了孙若微一个宏观见证整个历史的机会。

一个人的一生,竟然经历了靖难之役、迁都北京、土木堡之变、北京保卫战、英宗复辟… …这是何等的波澜壮阔啊!


首先吸引我看《大明风华》的其实是汤唯,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是她的第一部电视剧。但当我真的追完十几集,发现更吸引我的部分反倒不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情啊爱啊什么的,而是这几个男人之间的亲情。

朱棣祖孙三代之间的相爱相杀非常有趣。曾经有人评价说,朱棣父子之间,是父不慈子不孝、兄不友弟不恭。朱棣看不上自己那个不良于行的胖儿子朱高炽,但又对脾气秉性和自己很像的二儿子朱高煦心存芥蒂。朱棣自己的王位也是靠靖难之役得来的,这些既定事实都给了朱高煦一些希望——既然继承王位的不一定是嫡子长孙,那我朱高煦为什么就不能取而代之呢?

然而对于朱棣来说,所处的位置不同,立场就不一样了。尤其是朱棣这种篡位而来的皇帝,对于篡位这种事是最忌讳的。在历史上,宋太祖也有杯酒释兵权的典故,作为一国之主,最怕的当然也是自己的部下、子孙,也有样学样地来一出黄袍加身。一来朱棣担心有人会动摇皇权,二来朱棣深知这样得来的皇位也付出了极大代价。

当然朱棣心里还有第三个原因,这一点在剧里也表露得很明显。在朱棣看来,他心里觉得真正可靠的继承人其实是朱瞻基。这有点儿类似于传闻康熙选择雍正是因为乾隆,皇帝为了长治久安,选择了孙子的同时,也忍受了平庸的儿子。这种戏剧性的描述未必属实,但这种说法对于小说家、剧作家来讲却是非常有趣的设定,可以从中衍生出很多有意思的情节。



电视剧颇花了些笔墨来描述朱棣父子之间的关系,而且在手法上非常生活化。私下里,他们“你、我、爹、儿子、咱们爷们儿”的叫着,摒弃了那些“朕、父皇、儿臣”这些文绉绉的称呼,他们之间,就像市井人家的父子兄弟在拌嘴吵架。

这种生活化的描述真实吗?尤其是这些市井人家才有的称谓,放到帝王家不违和吗?

可以说,在这个历史时间段,这种表达完全没有问题。如果我们翻看史书,作为一个平民出身的伟大帝王,朱元璋与朱棣父子之间的各种批阅其实都是大白话,接地气得很。

虽然贵为天子,但作为帝国的一代目和二代目,他们戎马一生,没读过什么书,也没有时间去培养什么皇家礼仪。尤其是朱元璋,讨过饭,做过和尚,一朝成为天子,也绝对“不忘初心”,就惦记着那口珍珠翡翠白玉汤。而在军营里长大,随着朱元璋一道打天下的朱棣,一口一个咱们爷们儿也合情合理。

要说那种讲话文邹邹的“贵族气质”,那还得是朱允炆、朱瞻基这样的,从小长在宫中,在博学鸿儒的熏陶与教育下长大的王子王孙们才会有。

所以,在我看来,朱家三代人的生活化场景,恰巧赋予了这部剧真实感、历史感,同时也摆脱了宫斗剧、大女主剧这样的标签。而这段故事也比较符合我所了解到的史实,历史上的朱高煦,作为藩王早就应该就藩云南,然而他迟迟不肯离开南京,就是为了争夺太子之位。到了后来朱瞻基登基做了皇帝,朱高煦学父亲朱棣,叔叔造了侄子的反,最后又被镇压,这恐怕也是朱家后代难逃的宿命。

我相信,随着电视剧故事的发展,这些情节我们都会看到。但具体情节会怎样推动?人物动机会怎样呈现?这些我相信我们都会在将来的剧情中找到解答。



如果我们追求的是那种完全按照史书照本宣科而来的所谓“历史正剧”,那历史书早已经给我们剧透得一塌糊涂了。历史有90%的东西是确定的,但历史真正的魅力其实就在于那未知的、不确定的10%,而这也正是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最有魅力的地方。

历史已经写就,那些历史人物的命运也早已注定,但他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命运的终点的?

结局是已知的,但这个过程是充满悬念的。你可以说它是“戏说”,但这样的戏说,我觉得是合理的、有趣的、值得看的。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