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雷登的简介(司徒雷登是北京大学的创始人?)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689更新:2022-07-28 02:08:46

司徒雷登是哪个国家的
司徒雷登是美国人,但出生并长期生活在中国。
  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1962),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外交官、教育家。1876年6月生于杭州,父母均为美国在华传教士。1904年开始在中国传教,曾参加建立杭州育英书院(即后来的之江大学)。1906年,司徒雷登的独生子杰克也在杭州出生。1908年,应南京金陵神学院聘请,司徒雷登携妻儿离杭赴任。1919年起任燕京大学校长、校务长。1946年任美国驻华大使,1949年8月离开中国。1962年9月19日逝于美国华盛顿。
司徒雷登是个怎样的人

年少时的司徒雷登,

是怎么样在杭州“耍子儿”的?

在1869年,也就是清朝同治八年的时候,一个美国人,飘洋过海来到了中国,这个对他来说完全陌生的国度。他的名字叫约翰•林顿•斯图尔特(John Linton Stuart,1840-1913)。

这一位斯图尔特先生家世显赫,出身苏格兰的名门望族,他的家族和美国前总统林肯沾亲带故,他的家族世代从事牧师或传教事业,他这一次,也是以美国南长老会传教士的身份来到中国

约翰•林顿•斯图尔特的照片(馆藏)

这是这位传教士的照片,他在中国过了大半辈子,后来葬在杭州西湖的九里松。

在1874年的时候,这位曾短暂回国的斯图尔特先生再一次来到中国,这一次,他带来了他的新婚妻子,夫妇两人一起住到了杭州天水桥附近的一座二层房子里,这座老房子保留至今。

玛丽•路易莎•霍顿的照片(馆藏)

玛丽•路易莎•霍顿(Mary Louisa Horton,1842-1925),出生于美国南方,1874年和斯图尔特结婚,婚后来到杭州,她协助创办了中国第二所女子学校,该校后来并入著名的弘道女中。

在1876年,这对夫妇第一个爱情结晶在杭州这一所老房子里出生了,根据家族习惯,取名为John Leighton Stuart,这个孩子后来有一个更有名的中文名字——司徒雷登。

司徒雷登早年的全家福照片(馆藏)

这一张馆藏的全家福是司徒雷登家族早年在杭州所摄,照片中端坐的两夫妇是司徒雷登的父母——司徒尔牧师和妻子玛丽·霍顿,站在母亲背后一手搭着父亲肩膀的就是司徒雷登,站在父亲左手后侧的是司徒家的次子戴维·托德(David Todd),依偎在母亲怀里的是司徒家的三子沃伦·霍顿(Warren Horton),而坐在父亲一侧的是幼子罗伯特·柯克兰(Robert Kirkland)。三个弟弟和司徒雷登一样出生于杭州故居,分别出生于1878年4月、1880年12月、1882年9月。

杭州,对于司徒雷登来说是一个充满回忆的地方,他出生以后学会的第一门语言是跟着奶母学会的杭州话,他在回忆录里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这样写道:

杭州是中国历史最悠久、风景最美丽的城市之一。西湖山峦环抱,山上庙宇错落,十分令人喜爱,远处是以‘钱塘潮’而著名的风景如画的钱塘江,杭州的这些郊野景色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文学艺术中著名的题材。

童年时期的司徒雷登,和小伙伴们在杭州到处嬉戏,11岁时,司徒雷登回到美国读书,后来在1905年,新婚的司徒雷登和父亲一样带着妻子再一次回到阔别17年的中国,他仍然选择来到杭州,继承父亲成为一位传教士。

司徒雷登的妻子艾琳的照片

艾琳(Aline Rodd Staurt,1878-1926,中文名叫路爱玲)。1904年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的新奥尔良和司徒雷登结婚,新婚后不久随司徒雷登来到杭州。1926年去世于北京,葬于燕京大学公墓。司徒雷登此后终生未再娶。

司徒雷登的妻子艾琳是他的远房表妹,1904年,他和艾琳在美国结婚,而他大学时的室友莫菲特和艾琳的妹妹凯特结婚,两对夫妇双双来到中国,莫菲特和凯特选择在苏州做传教士。

这一张照片就是两家人在杭州的合影,前面坐着的是艾琳和凯特,坐在他们中间的孩子是司徒雷登和艾琳的孩子杰克。司徒雷登在中间一排右边,中间则是他的父亲和母亲,左边是他的弟弟司徒华林(后来曾担任过杭州之江大学校长),而最后一排的那位就是凯特的丈夫莫菲特。

早年的司徒雷登非常享受杭州的生活,他和他的妻子在西湖上泛舟,游玩,惬意地享受杭州的美景,他们也是曾经在西湖“耍子儿”过的人哟。

展览地点:杭州唐云艺术馆(杭州市南山路45号)

展览指南:

1、交通指南:公交102路,4路,y6路,12路,42路,31路南山路万松岭路口站下车,步行50米。

2、讲解指南:现场扫描二维码关注杭州名人纪念馆微信公众平台,根据指示聆听本次展览语音讲解。


别了,司徒雷登的介绍

毛泽东发表的文章《别了,司徒雷登》,抨击美国的“白皮书”和美国政府扶持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政策。


司徒雷登的人物评价

“整个20世纪大概没有一个美国人像司徒雷登博士那样,曾长期而全面地卷入到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各个领域,并且产生过难以估量的影响。”(历史学家林孟熹)
“既是政客又是学者,既是狡猾的对手又是温馨的朋友”。
司徒雷登是当时美国驻中国大使,而美国的对华政策当时在中国已遭到彻底失败。他既是美国对华政策的执行者,也是这一政策的受害者。(新华网)
“这几十年中,曾有过几次小小的事情,同他有过几次短短的谈话,每次的谈话里,都使我觉得他是兼有严父的沉静和慈母的温存。他款款地笑在你的对面或身边,两手叉握着放在膝上,用温和恳挚的目光看着你。你不先开口,他是不多说话的。他总是尽量地给你机会,让你倾吐你的来意,然后他用低柔的声音、诚挚的话语,来给你指导与慰安……”(冰心)
“历史的有些页码翻过去就翻过去了,有些页码却是永远翻不过去的,他(司徒雷登)无疑是属于后一种页码的,历史的深处自有他的位置”。(傅国涌)
越过历史的沧桑,越过战争、离乱、一个民族的悲情以及意识形态的对峙,客观而言,司徒雷登无论是在中美关系史上还是在更广泛的中国对外关系史上都终究是一个“政治上的小人物”。他的“大使”岁月只有短短两年时间,而在此之前的48年,他一直在中国从事传教以及教育工作,并因此获得尊敬。司徒雷登终其一生对中国有很深的感情。作为燕京大学首任校长,主持燕大校务达27年之久,他骑着毛驴为燕大筹款的逸事至今仍在学林流传。应该说,司徒雷登在华50年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为中国社会做一些建设性的工作,直至被杜鲁门任命为驻华大使,他生活的重心以及命运才悄然改变。(腾讯网)


别了,司徒雷登的人物简介

中文名:司徒雷登
外文名:John Leighton Stuart
国籍:美国
出生地:中国杭州
出生日期:1876年
逝世日期:1962年9月19日
职业:传教士,外交官,教育家
毕业院校:汉普登悉尼学院
信仰:基督教
代表作品:《司徒雷登日记》,《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等


司徒雷登是北京大学的创始人?
不是北大创始人,是燕京大学创始人。

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1962),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外交官、教育家。

1876年6月,司徒雷登生于杭州,父母均为美国在华传教士。1904年开始在中国传教,曾参加建立杭州育英书院(即后来的之江大学)。1908年任南京金陵神学院希腊文教授。1919年起任燕京大学校长、校务长。1946年任美国驻华大使,1949年8月离开中国。

1962年9月19日,司徒雷登逝于美国华盛顿,终年86岁。
司徒雷登介绍 为什么他被作为反面教材?
http://baike.baidu.com/view/10794.htm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