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黑土与黑钙土有什么区别?)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348更新:2022-07-28 01:04:15

黑土是什么意思?
黑色的土壤。这种土壤腐殖质含量很高,矿物质养料也很丰富,是肥沃的土壤之一。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也叫黑钙土。
《六韬·战车》:“圮下渐泽,黑土黏埴者,车之劳地也。”《史记·三王世家》:“封于北方者取黑土。” 清 顾炎武 《再谒孝陵》诗:“苍松长化石,黑土乍成灰。” 鲁迅 《南腔北调集·祝中俄文字之交》:“我们的读者大众,在朦胧中,早知道这伟大肥沃的‘黑土’里,要生长出什么东西来,而这‘黑土’却也确实生长了东西,给我们亲见了。”
什么是黑土,种花用的,谁知道
最好不要全用黑土种花,长根的时候容易被烧死,可以和别的土混合一下,再将花种进去
黑土的分类

根据黑土成土过程的差异,土壤学家们将黑土划分为典型黑土、白浆化黑土、草甸黑土和表潜黑土四个亚类。根据其分布和剖面特征可以看出,松辽平原四种黑土类型都有发育,其中典型黑土、白浆化黑土、草甸黑土均分布于高平原区;表潜黑土分于低平原区。

在松辽平原黑土调查与研究过程中,考虑到黑钙土形成的母质条件、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及农业耕种价值与黑土具有等同性,只是出露的地貌单元有所差异,故此将其归属于黑土类一并研究。

1.典型黑土及其分布

典型黑土是黑土亚类中最接近黑土类概念的亚类。本区形成典型黑土的母质为黄褐色、深黄褐色亚粘土(亦称黄土状土或黄土状亚粘土)。黑土表层为松散的灰黑色和黑色腐殖质层,向下渐变过渡到淋溶层,淋溶层之下为淀积层,淀积层发育良好,淀积层亚粘土裂隙表面见白色SiO2和CaCO3胶膜(也称菌丝体)和铁锰胶膜(也称假化石)。淀积层之下的母质层坚实,具有块状和棱块状结构,含有铁锰结核和零星分布的磨圆好的砾石。

本区典型黑土主要分布于东部松辽高平原区(即冲洪积平原区),主要见于四平、怀德、长春、德惠、农安、榆树等地。地表波状起伏,漫川漫岗,排水条件较好,生物水循环的规模相对较大。海拔高度介于200~250m之间。

2.草甸黑土及其分布

该亚类是黑土向草甸土的过渡类型。草甸土分布区地势平坦,地下水位适中,水分条件充足,自然植被生长繁茂,腐殖质层深厚,一般大于50cm,最厚可达100cm以上。该亚类土壤的上部具有黑土的特性,土体受到淋溶作用,腐殖质和可溶性物质有下移现象,并在下部有相当的淀积层出现,土体下部因受到地下水毛细管上升的作用,经常处于氧化还原交替状态,有锈纹、锈斑,具有半水成土壤特征。草甸黑土腐殖质层深厚,潜在肥力高,但质地黏重,可耕性不良。

本区草甸黑土主要分布于松辽高平原区分水高地向河谷冲积平原过渡的坡麓地带以及分水高地间局部的低平地带,例如,本区冲洪积平原区谷底宽平的坳谷中。拉林河、第二松花江、卡岔河、饮马河、伊通河等较大河流的高、低河漫滩、低河流一级阶地等都有较大面积分布。

3.白浆化黑土及其分布

白浆化黑土是黑土与白浆土之间的过渡类型。该亚类的主要特征是腐殖质层之下可见发育不明显的白浆层,颜色干时近于灰白,湿时灰黄色。此外,由于受到的淋溶作用较强,粘化淀积层发育明显,并可见大量铁、锰淀积物。

白浆化黑土主要分布于本区典型黑土东侧,即长白山低山丘陵区向松辽平原过渡的山前洪积平原上(山麓台地地带)。在本区的榆树和双阳等地均有分布。

4.表潜黑土及其分布

表潜黑土为黑土向沼泽土过渡类型,分布于台地间局部地势低洼地带。

表潜黑土质地黏重,滞水层位较高,亚表层内有潜育化现象,并可见到大量锈斑。淀积层以下有潜育化特征。整个土体水分含量高。相当于美国土壤分类中潮湿弱发育冷凉软土,联合国土壤分类中的潜育湿草原土。


黑土与黑钙土有什么区别?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黑钙土 英文名称:chernozem 定义:温带半湿润草甸草原植被下由腐殖质化作用形成较厚腐殖质层,并有碳酸钙淋淀作用形成碳酸钙淀积层的土壤。
 黑钙土   chernozem   发育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草甸草原和草原植被下的土壤。其主要特征是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量大于分解量,土层上部有一黑色或灰黑色肥沃的腐殖质层,在此层以下或土壤中下部有一石灰富积的钙积层,故名。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西部地区。中国大多分布在东北地区的西部和内蒙古东部,尤以大兴安岭东西两侧、松嫩平原中部、松辽分水岭地区,以及向西延伸到燕山北坡和阴山山地的垂直带谱上更为集中。其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腐殖质累积和钙化过程。黑钙土由腐殖质层、腐殖质过渡层、钙积层和母质层组成。一般分为淋溶黑钙土、草甸黑钙土、黑钙土和碳酸盐黑钙土4个亚类。中国的黑钙土地区有大面积的农地和辽阔而优质的天然草场,还是建设防护林的重点地区,具有发展种植业和林、牧业的基础和优势。黑钙土潜在肥力较高,有相当一部分适宜发展粮食和油料作物。主要限制因素是水分不足,干旱发生频繁,需要进行补充灌溉。   狭义的黑土,广泛分布于苏联南部、欧洲中部和北美中部温带至寒温带半湿润气候(年降雨量400—600毫米)下草原地带的一个土壤类型。A层平均含腐殖质8—10%,黑色,富含交换性钙,团聚体形成的多;下接浅色的过渡层,再下为碳酸钙淀积的C层。黑钙土是一种极为肥沃的土壤,小麦产量高,因此分布该种土壤的地带被称为世界粮仓。
黑土
黑土是具有强烈胀缩和扰动特性的粘质土壤。它相当于美国分类的变性土土纲和联合国分类的变性土单元。本土纲包括中国现行发生分类制的砂姜黑土、潮土、石灰土、赤红壤、水稻土诸土类中具备变性特征者,因为中国以往未设立变性土独立单元,1985年初拟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才将其列为独立土纲。
所谓黑土,乃指有机物质平均含量在3%至10%之间,特别利于包括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生长的一种特殊土壤,主要分布在温带混交林。有地质专家指出,每形成一公分厚黑土需时200年至400年,而北大荒的黑土厚度则达到了1米,以至于可以“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   这片被黑龙江、嫩江和松花江包围的土地,在200多年时间里被满族人视作“龙兴之所”而禁止开垦,直至1947年,一群穿着灰绿色军装、脚套乌拉草鞋人的进驻才打破了寂静。而此时,不仅距共和国成立还有两年的时间,距国家专门设置的农垦部成立更早出了九年。   世界上有三块著名的黑土地:一块在美洲———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块在欧洲———第聂伯河畔的乌克兰;一块在亚洲———中国的松辽流域和三江草原。   中国黑土和黑土性土壤的分布区均在受夏季风影响的区域内。黄瑞采等报道过中国黑土和黑土性土壤的十大地理分布区,指出中国黑土主要见于淮北平原、河南省西南部的南阳盆地、山东半岛西部和北部平原、海南岛北部和雷州半岛四个地区,以淮北平原分布最为广泛,黑土性土壤则多分布在其他六个地区。全世界黑土总面积约为340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2.46%。中国黑土总面积尚未有过统计。
黑土是怎么形成的
黑土的物质有很多的,物质多,种类多就像原料一样被黑了!~
请问紫色土壤、黑土、黄土的成分和区别?
紫色土——发育于亚热带地区石灰性紫色砂页岩母质土壤。全剖面呈均一的紫色或紫红色,层次不明显。紫色土土层浅薄,通常不到50厘米,超过1米者甚少。一般含碳酸钙
,呈中性或微碱性反应。有机质含量低,磷、钾丰富。由于紫色土母岩松疏,易于崩解,矿质养分含量丰富,肥力较高,是中国南方重要旱作土壤之一,除丘陵顶部或陡坡岩坎外,均已开垦种植。
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亚热带地区,以四川盆地为主。紫色土是在频繁的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其过程特点是:物理风化强烈、化学风化微弱、石灰开始淋溶。
黑土——指有机物质平均含量在3%至10%之间,特别利于包括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生长的一种特殊土壤,主要分布在温带混交林。有地质专家指出,每形成一公分厚黑土需时200年至400年,而北大荒的黑土厚度则达到了1米,以至于可以“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
世界上有三块著名的黑土地:一块在美洲———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块在欧洲———第聂伯河畔的乌克兰;一块在亚洲———中国的松辽流域和三江平原。
黄土——指的是在干燥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多孔性具有柱状节理的黄色粉性土,湿陷性黄土受水浸湿后会产生较大的沉陷。
第四纪形成的陆相黄色粉砂质土状堆积物。黄土的粒径从>0.005毫米~<0.05毫米,其粒度成分百分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有所不同。它广泛分布于北半球中纬度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黄土的矿物成分有碎屑矿物、粘土矿物及自生矿物3类。碎屑矿物主要是石英、长石和云母,占碎屑矿物的80%,其次有辉石、角闪石、绿帘石、绿泥石、磁铁矿等;此外,黄土中碳酸盐矿物含量较多,主要是方解石。粘土矿物主要是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针铁矿、含水赤铁矿等。黄土的化学成分以SiO2占优势,其次为Al2O3
、CaO,再次为Fe2O3、MgO、K2O
、Na2O、FeO、ΤiO2和MnO等。黄土的物理性质表现为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极易渗水,且有许多可溶性物质,很容易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也易造成沉陷和崩塌。黄土颗粒之间结合不紧,孔隙度一般在40%~50%。
黄土主要分布于世界大陆比较干燥的中纬度地带。全世界黄土分布的总面积大约有1300万平方公里。我国的黄土的分布,西起甘肃祁连山脉的东端,东至山西、河南、河北交接处的太行山脉,南抵陕西秦岭,北到长城,包括陕西、山西、宁夏、甘肃、青海等五个省区的220多个县市,面积达5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百分之六。我国西北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黄土高原,华北的黄土平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黄土平原。
什么叫黑土
黑土
温带半湿润气候、草原化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是温带森林土壤向草原土壤过渡的一种草原土壤类型,目前我国土壤分类系统,将黑土列入半水成土纲中。我国黑土分布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中东部广大平原上。美国黑土分布在中部偏北的湿草原带,故称湿草原土。
我国黑土地处温带半湿润地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为其气候特征。土壤母质粘重,并有季节冻土层。夏秋多雨,土壤常形成上层滞水,草甸草本植物繁茂,地上和地下均有大量有机残体进入土壤。漫长的冬季,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质分解缓慢,并转化成大量腐殖质累积于土体上部,形成深厚的黑色腐殖质层。土体内盐基遭到淋溶,碳酸盐也移出土体,土壤呈中性至微酸性。季节性上层滞水引起土壤中铁锰还原,并在旱季氧化,形成铁锰结核,特别是亚表层表现更明显。所以,黑土是由强烈的腐殖质累积和滞水潴积过程形成,是一种特殊的草甸化过程。自然状态下,黑土腐殖质层可厚达1米,养分含量丰富,肥力水平高。黑土开垦后,腐殖质含量下降,因母质粘重,土壤侵蚀明显,这是黑土利用中需引起注意的问题。黑土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黑土分布区是重要的粮食基地。适种性广,尤适大豆、玉米、谷子、小麦等生长。

黑土地在世界上仅有三大块,除了东北黑土地外,还有两块分布在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它们在开发过程中也曾经受到过水土流失的严峻考验。
乌克兰大平原的面积约为190万平方公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面积约为120万平方公里,它们和东北黑土地一样,都分布在四季分明的寒温带,由于植被茂盛,冬季寒冷,大量枯枝落叶难以腐化、分解,历经千百年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质,也就是肥沃的黑土层。黑土有机质含量大约是黄土的十倍,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地,因此世界三大黑土区先后被开发成重要的粮食基地。
与东北黑土地有所不同,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地势平坦,坡地较少,土壤主要受到风的侵蚀,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过度毁草开荒、破坏地表植被,水土流失严重,这两个地区相继发生破坏性极强的“黑风暴”。1928年,“黑风暴”几乎席卷了乌克兰整个地区,一些地方的土层被毁坏了5至12厘米,最严重的达20多厘米。在美国,1934年的一场“黑风暴”就卷走三亿立方米黑土,当年小麦减产51亿公斤,举国震惊。为保护黑土地免受侵害,国外两大黑土区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围绕合理规划土地和建立科学耕作制度等开展研究,大举营造农田防护林,采取保土轮作、套种、少耕、免耕等办法,充分发挥耕作措施与林业措施相结合的群体防护作用,经过40年的治理,已见成效。
我国黑土区的开发比国外两大黑土区晚,大规模开荒垦殖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近二十年来,我国已逐步加大了对黑土地水土流失治理的力度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