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致中(东北民主抗联的领导)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131更新:2022-07-28 00:20:57

抗联十一位军长中谁是被赵尚志错杀的
在东北抗日联军的指挥员中,有不少人先是自发的抗日义勇军的首领,后来成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的猛将。人称“祁老虎”的东北抗联第十一军创始人、军长祁致中,就是这样的一位充满传奇的人物。祁致中是山东省曹县人,15岁闯关东来到东北,在自己短暂的青春岁月中率部同日寇进行了无数次的浴血拼杀,建立了赫赫功勋。鲜为人知的是,这位虎将最后被同为抗联将领的赵尚志所错杀,成为东北抗联的十一个建制军中唯一死在自己人枪口下的军长,赵尚志也因此一度被“永远开除党籍”。
请告诉我赵尚志的英雄事迹,急急急
赵尚志[1]原籍山东齐东县李金庄,五始祖赵学搬家热河向阳县南八道村,曾祖父赵国昌有三子,宗子赵松年因无儿,过继二弟的次子,五岁的赵振铎为子,赵尚志就是赵振铎的第三子。   赵尚志是著名的抗日英烈,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进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9·18”事变后投身抗日武装斗争,曾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部总司令、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是东北抗联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   “九一八”事变后,获释出狱。不久满洲省委任命他为省委军委书记,负责领导抗日武装工作。1934年3月末,联络了二十余支抗日义勇军,成立东北反日联合军,他被推选为司令。后改编为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他任司令。1935年4月,根据满洲省委紧急通知精神,他当选为北满临时省委执行委员会主席。1936年1月,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部成立,他任总司令。他在统一指挥军事行动,统筹安排给养,培养和调配干部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开辟了清原、木兰、巴彦、铁力等十余县为根据地。在根据地里,建立了小型兵工厂、被服厂、仓库和军医院,还建立了政治军事干部学校,他担任校长。1936年8月间,他被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下辖七个师,全军约六千多人,活跃在松花江两岸二十多个县境内。1939年后,由于日伪军连续派重兵“讨伐”,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敌人曾悬赏一万元,通缉赵尚志,叫嚣“一钱骨头一钱金,一两肉得一两银。”敌人还多次派遣特务奸细混入抗日军内部,企图暗杀他,均未得逞。他一贯坚持党的正确路线,在党内针锋相对的和王明、康生等人“左”倾路线做斗争,因而曾两次被错误的开除出党,撤销党内军内职务,但他丝毫没有消沉,依然对党赤胆忠心,继续坚持抗日武装斗争。   1942年1月,他带领小分队从苏联回到东北,在梧桐河一带活动。2月12日在袭击梧桐河警察分所时,被乔装成老百姓的特务击伤腹部,昏迷中被俘。他伤势十分严重,敌人决定对他进行突击审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与敌人进行顽强斗争。他对审讯他的伪警察说:“你们不也是中国人吗!现在你们出卖了祖国,……还有什么可问的呢。”说完了他狠狠地瞪着审讯他的敌人,闭口不语——他英勇牺牲了,全国解放后,黑龙江省珠河
  县第一届工农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把珠河县改为尚志县。  1908年10月26日(一岁) 生于辽宁省朝阳县喇嘛沟村(今尚志乡尚志村)。   1914年(六岁) 开始随其父读书,后又入官学堂学习。   1916年夏(八岁)其父领导清乡自治会反抗官兵强收捐税斗争遭镇压 ,家被焚烧。其父与长兄为逃避官兵搜捕,流亡哈尔滨。   1916年夏—1919年2月与兄妹在母亲的带领下,在一亲属家艰难度日,期间曾到今尚志村后艾沟读书约一年时间。   1919年春(十一岁) 为寻父兄,随母由朝阳迁居哈尔滨。   1920年(十二岁) 因家境贫困不能继续读书。曾在一白俄家当杂役,后在银匠铺当学徒,摆地摊卖面粉、烧饼等。
  1921年—1925年
  1923年(十五岁) 在华俄道胜银行哈市分行道里支行当信差。   1925年2月(十七岁)考入许公中学补习班。组织成立“文学研究会”(读书会)开始阅读进步书籍,结识中共哈尔滨支部书记吴丽石和负责青年工作的彭守朴。   6月中旬左右 与同学组织成立哈尔滨第一个学生会组织——许公中学“学生自治会”,被选为副会长兼交际股长,开展学生爱国运动。   夏,积极参加声援上海工人,学生“五卅”反帝爱国斗争,经彭守朴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东北地区最早的党员之一。   8月 经考试合格,升入中学一班,成为许公中学第一期学生。   10月间 利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机,根据党组织指示,负责国民党哈尔滨市党部与朱霁青领导的国民自治军总司令部之间的联络。   12月29日 因参加革命活动,被学校以“旷课太多,擅自离校”为由开除出校。   12月末 经中共哈尔滨特别支部同意,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初为入伍生,经考试合格编入第五期政治大队。在校期间,加入周恩来领导的“青年军人联合会”,同“孙文主义学会”进行坚决斗争。
  1926年—1930年
  1926年初夏(十八岁) 根据党组织安排从黄埔军校回到哈尔滨。   夏 在中共哈尔滨地委工作,是“妇女运动”负责人。   10月 负责中共长春支部长春通讯站工作。   11月 由中共哈尔滨地委派往长春地区进行革命活动。   1927年2月(十九岁) 受北满地委派遣在长春筹建国民党吉林省党部,任常委兼青年部长。   3月2日 因国民党案件在长春被捕。   3月4日 被押解省城吉林,关押在吉林第一监狱。在狱期间与敌人进行坚决斗争。   1929年3月(二十一岁) 被解往江苏苏州监狱。   5月20日 经江苏省高等法院审判,宣布无罪释放。   6月 获释后回到哈尔滨,在中共北满地委负责青年工作。   下半年 去沈阳,在团满洲省委负责青年工作。   12月—1930年3月 受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刘少奇派遣,到上海参加党中央高级训练班和团中央训练班学习。   1930年4月12日(二十二岁) 因在沈阳国民外交协会会场夺取讲坛而被捕,拘押于沈阳宪兵司令部侦缉处拘留所。审讯期间受尽酷刑,坚贞不屈。   5月10日 被转押于沈阳第一监狱,在狱中与敌进行英勇斗争。   10月 在狱中秘密党组织 “党团干事会”领导下, 成立“经济委员会”任组长。   1931年12月(二十三岁) 经党组织营救,被释放出狱。   1932年1月(二十四岁) 在哈尔滨中共满洲省委工作,担任满洲反日总会党团书记。   3月1日,日寇扶植的伪满洲国在长春成立,赵尚志感到十分愤怒。   3月中旬 到呼海铁路工厂,召集工人集会,进行反满抗日宣传。   4月12日 根据党组织指示,在哈尔滨市郊成高子成功颠覆一列日军军车,致敌死亡54人,伤93人。   4—5月 任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   5月下旬 受满洲省委派遣,到哈北地区巡视反日斗争开展情况。   6月初 受中共满洲省委委派以省委代表身份在巴彦游击队工作, 在队内担任参谋长,政委等职。   7月 率巴彦游击队西渡少陵河,活动于西集镇以北,呼兰县东部一带,扩充队伍。   8月中旬 率部东归,在巴彦县东北部活动。   8月30日 联合义勇军,攻破巴彦县城。   10月前后 在洼兴西部活动,曾率精锐骑兵远道奔袭呼海路康金井车站。   10月 巴彦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十六军江北独立师,任第一政委。   10月29日 率部攻占东兴设治局(东兴县前身)。   10月31日 在东兴设治局指挥部队与敌人战斗时,左眼眶下被弹片击伤,骨质受损,后致左眼失明。   1933年1月(二十五岁) 巴彦游击队遭失败,回哈尔滨向省委汇报工作,省委以其执行右倾路线为由被错误开除党籍。   春 为继续从事抗日斗争事业,在哈东参加反日义勇军孙朝阳部队,不久任参谋长。   8月10日 率部联合其它义勇军攻占方正县城。   10月4日 与李启东等六人脱离孙朝阳部队,去找中共珠河中心县委。   10月7日 找到珠河中心县委,决定筹建珠河抗日游击队。   10月10日 创建珠河东北抗日游击队,被选为队长。   秋冬季 在珠河、宾县一带开展游击活动,开辟珠河道南游击区,根据地。   10月29日 率队摧毁西五甲伪警察所,领导当地群众缴了汉奸恶霸袁德胜大排队。   11—12月间 收缴苇塘沟、二道河子、东五甲、板子房、张家湾等地伪警署(所)和反动大排队。   12月下旬 率游击队在火烧沟指挥了自珠河反日游击队成立以来首次与日伪军正规部队的战斗。   12月末 率部收缴宾县七区刘林祥反动大排武装。   1934年1—3月(二十六岁) 开辟珠河道北游击区,根据地。   1月下旬 率部由道南转向道北开展活动,收缴宋家店大排等武装。   3月初 召开半截河联军会议,联合义勇军、山林队成立东北反日联合军司令部,被推举为总司令。   3月7日 率部袭击日伪军驻地十三堡。   4月初 率部开展游击,连缴老虎窝、新开道、古扎子三处伪警察分驻所。   4月下旬 攻占敌据点秋皮囤,收缴反动大排武装。   4月末 率反日联合军攻占日伪当局设在道北地区重要据点黑龙宫。   5月初 主持召开由各路义勇军参加的联合军会议,统一思想,共同抗日。   5月9日 率反日联合军攻打宾县县城。   6月上旬 率反日联合军在宾县三岔河与敌展开激战。   6月下旬 参加由珠河中心县委召开的党团扩大会议。   6月29日 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改编为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任支队司令。   7月6日 派哈东支队第一总队第一大队与义勇军联合攻袭五常县城,占城3小时后撤出。   7月上旬 在宾县满家店一带与敌激战。   7—8月间 部署哈东支队二、三总队破坏北满铁路东部线,使敌人交通运输受到严重破坏。   8月 其父赵子服被驻哈尔滨日本宪兵队逮捕,根据父子俩事先的约定,其父在信中巧妙写入“乱命”二字,挫败了敌人的阴谋。   8月4日 袭击停泊在松花江上游十公里处的日军江上守备队广宁号战舰。   8月15日 率队攻袭敌重要据点五常堡。   至秋季 开辟哈东抗日游击根据地。游击根据地东西长200余里,南北350余里,人口10多万人。   10—12月 指挥哈东支队开展反对日伪军冬季“大讨伐”斗争,取得胜利。   11月下旬 在方正与宾县毗连地区肖田地与日伪军激战,取得重大胜利。日军指挥官惊呼:“此中必有名将指挥”。   12月24日 写《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给省委的报告》,报告游击队战略战术。   1935年1月12日(二十七岁) 中共满洲省委作出恢复其党籍的决定,指出1933年初原省委开除赵尚志党籍是错误的。   1月28日 哈东支队扩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任军长。率部活动在哈东地区。   春 指挥第三军开展反对日伪军春季“大讨伐”斗争,取得胜利。   3月 率领第三军在方正活动,与谢文东、李华堂部联合成立东北反日联合军总指挥部,被推举为总指挥。   3月9日 率反日联合军攻袭方正县城。   3月下旬 在宾县老黑顶子主持召开义勇军、山林队首领会议,成立反日联合军路北指挥部,路南指挥部,延方指挥部。   3月25日 发布《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司令部,东北反日联合军总指挥部布告》。   4月—6月 率部东进牡丹江沿岸开展游击活动。   4月7日 率部攻袭苇沙河。   4月20日左右 率部攻击苇沙河西部朱家营站。   4月24日 率反日联合军攻占下江地区咽喉要塞大罗勒密街。   4月16日 在珠河一面坡北方青龙山主持召开义勇军首领会议,部署联合作战方案及分工。   4月末 率反日联合军东征牡丹江沿岸。   5月5日 攻占延寿夹信子南十余里的半截街。   5月8日 率部突进新开道,逮捕当地汉奸,召集群众大会,处决汉奸。   5月15日 攻打延寿老五团局所。   5月17日 在崔金沟附近痛击延寿伪警察队。   5月23日 攻克日军重要据点楼山镇。   5月24日 在龙爪沟附近击溃日本近藤公司雇用的白俄森林铁路守备队。   5月27日 在亚布力主持召开义勇军首领会议,划分各负责区域。   5月28日、29日 连续与守护森林铁路的日本近藤公司雇用军白俄兵交战,敌损失惨重。   5月31日 攻占三道河子满天星据点。   6月2日 召集反日联合军各连指导员会议,布置工作任务。   6月6日 率反日联合军攻进日本侵略者掠夺森林资源重要据点三道通。   6月11日 率反日联合军在三道河子满天星与伪军激战,予敌以痛击。   6月中旬 在二道河子南部主持召开义勇军首领会议,研究部署作战计划。   6月20日 以第三军司令部的名义致信满省省委,报告延、方一带政治军事形势和反日联合军东征牡丹江情况。   7月 日伪军对珠河根据地进行疯狂“大讨伐”。指挥第三军部队展开英勇反“讨伐”斗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日军发出:“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的哀叹。   夏 以三军司令部名义致信第二、三团,作出了具体的战斗部署。   8月中旬 率第三军与“双龙”队共同摧毁了双城八区“集团部落”——康家炉中心大屯。   9月10日 参加中共珠河中心县委执委会议。   9月21日 签署《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收编通知书》,提出收编靠近第三军的大小反日部队,扩大反日部队力量。   10月 率部赴方正、依兰、勃利等地活动。   11月 在勃利青山里召开三军军部会议,决定北上汤原,开辟江北游击区,与李延禄所率第四军联合开展游击活动。   12月12日 与李延禄所率第四军联合部队攻取日伪军设在清河镇的重要据点二道河子,在江北卷起新的反日浪潮。   12月中旬 与李延禄所率第四军经通河到达汤原境内。   12下旬 在汤原太平川东沟格节河会见了汤原游击队领导人夏云杰。研究把汤原游击队扩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等问题。   12月26日 率部解除驻亮子河金矿伪警备队和伪矿警队的武装。   12月28日 指挥部队在亮子河与佐藤少佐所率治安工作队激战,击毙日本特务曹长。
  1936年—1940年
  1936年1月26—28日(二十八岁) 参加在汤原召开的东北民众反日联军军政扩大会议,贯彻“八一宣言”精神。北满各抗日武装三军、四军、汤原反日游击队(六军)、民众军(八军前身)、自卫军(九军前身)、“双龙”队(十军前身)、明山队(十一军前身)领导人参加会议,成立东北民众反日联军总司令部,被推举为总司令,同时成立东北民众反日联军临时政府。   2月1日 汤原反日游击队在赵尚志的帮助下正式扩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   2月间 部署在小兴安岭建立后方军事基地和开辟汤原抗日根据地。   4月 在伊春河谷创建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兼任校长。签署发表《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临时简章(草案)》,主持制定《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各种纪律详则草案》,亲自主持制定《军事教育纲领》。   春 率第三军主力向通河、木兰、东兴等地远征,摧毁敌人许多据点,扩大了队伍。   4月13日 率远征部队攻克日伪军重要军事据点,舒乐镇,打响西征第一仗。   4月19日 率远征部队袭击了松花江岸边敌据点竹廉镇。   5月4日 写《给三军四师师长郝贵林、政治部主任金策的信》。   5月上旬 率远征部队在通河县“洼大张”与敌激战,歼灭日伪军100多人。   5月中旬 率远征部队经通河进至木兰县境。   5月13日 袭击木兰县太平河屯“集团部落”破坏附近的通讯线路和桥梁。   5月20日左右 袭击东兴西河镇伪警察与自卫团武装。   6月1日 联合义勇军袭击了大河沿伪警察署。   6月9日 收缴木兰县城北钱家店伪自卫团武装。   6月12日 攻袭木兰县太平桥“集团部落”,解除自卫团武装。   夏 将第三军所属四个团改编为四个师建制。   7月 领导创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司令部电信学校。   7月13日 率队摧毁木兰镇伪警察署。   7月30日 指挥远征部队在木兰县三千吊屯与日军涩谷部队小谷队交战。   8月 以三军司令部名义发出《给三军六师政治部主任及全体同志指示信》。对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作出指示。   8月1日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任军长。签署《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改编为抗日联军第三军通告》。   8月2日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部主任赵一曼壮烈牺牲,时年31岁。   8月上旬 率队在木兰县广利屯与日伪军交战。   8月13日 致信三军四师师长郝贵林、政治部主任金策。   8月14日—17日 率远征部队西向巴彦 前进,在张家岗与日军涩谷部队桑原队激战,击毙伪滨江省警务厅长常盘嘉三郎。   8月中旬左右 率队袭击驻守在木兰县石河村的日伪军,消灭驻所内守敌。   夏末 继已组建的四个师后,又相继成立了第五、六、七、八师。   9月17日 写《给第三军第三师师长李熙山同志的信》,作斗争部署。   9月18日 召集“珠河、汤原中心县委,三、六军党委联席会议”。批评“王康指示信”为产生右倾错误主要根源。成立北满临时省委,当选为省委执行主席。会上作了《日本在东北的法西斯统治与北满反日运动的新形势及吾党新策略之运用》的主报告及《三军西征的经验》的副报告。   9月18日 巴黎《救国时报》发表署名文章《东北抗日义勇军之发展与现状》称东三省老百姓认定赵尚志是个真正抗日的民族英雄。   9月下旬 根据珠汤联席会议精神,结合敌人秋冬季“大讨伐”即将到来,部署反对敌人秋冬季“大讨伐”斗争,以抗联三军司令部名义发表《为反对秋冬委“讨伐”告一切反日部队及全体战士书》。   9月24日 以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名义发布通令,宣布组建联军总部驻依东办事处。   10月初 为保证第三军主力部队西征胜利,派遣三军一师为远征先遣队奔铁力。   冬初 到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视察工作。   11月末 率三军骑兵部队远征黑嫩平原。   12月间 率部抵达铁力,与远征先遣队会合。   12月末 为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主持制定《官兵等级制(草案)》(军衔制)。   1937年3月7日(二十九岁) 在通北冰趟子地方与日伪军展开激烈战争战斗,取得重大胜利。   2月间 率远征部队从铁力经庆城绥棱向海伦、通北远征。   2月28日 在海伦东北赵家堡子附近与驻海伦日伪军警交战。   2月29日 在海伦哈拉巴山与日军田岛部队镰贺大尉所率部队交战。   3月27日 指挥部队在龙门伏击日军“讨伐”队,击毙日军竹内部队町田少佐。   4月下旬 由逊河返回汤原根据地,这次远征纵横数千里,大小百余战,开辟新的游击区域,取得辉煌战果。   5月30日 以抗联三军司令部名义发表《为反对秋冬季‘讨伐’告一切反日部队及全体战士书》。   6月28日 参加北满临时省委执委扩大会议。   7月-11月 3次给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写信,汇报工作,请示解决相关问题。   7月-12月 为配合全国抗战,积极领导抗日游击战争。   7月28日 写《给详兄的信》,介绍交通员情况。   8月 著《东北义勇军与其战略》一文,综合归纳游击队战略战术。   8月20-24日 率部从桦川县火龙沟向依兰县境转移途中,主持召集了北满抗日联军军政联席会议。决定为配合全国抗战,在“九一八”国耻日组织下江爱国群众举行抗日反满暴动。   9月18日 以抗日联军总司令名义发表通告,号召各界同胞迅速行动起来,救国光复东北,赢求民族解放和国土完整。   10月 抗联三军第十师建立,抗联三军共十个师,6000余人,纵横驰骋北满40余县。   10月间 为冲破日伪军“重点讨伐”,决定北满抗联各部大部实行远征。   10月16日 写《致抗联六军司令部信》分析布置反“讨伐”斗争。   11月14日 写《给抗联三军九师政治部主任雷炎的信》进行远征计划部署。   11月26日 致信苏联远东军司令部布留哈尔元帅及联共(布)军党委会,争取苏联援动。   12月1日 发出《关于整顿饬军纪给各师负责同志的信》,要求进一步整饬军队纪律,以巩固发展部队。   12月末 为寻求与中共中央联系,苏联军事援助,北满临时省委召开会议决定派其为代表赴苏联。   1938年1月(三十岁) 过界赴苏,被苏联远东军羁押。在狱中写成《关于“抗日反满”问题的意见》一文。   2月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接见美国合众社记者王公达先生时发表谈话:“有名的义勇军领袖,杨靖宇、赵尚志、李红光等等,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他们的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   1939年4月(三十一岁) 北满临时省委二次会议认为,自珠汤联席会议以来,其犯有“左倾关门主义路线”错误,决定在党内撤销其北满临时省委执行委员并给予严重警告处分,在军内撤销其抗日联军总司令及三军军长职务。   5月 苏方将其释放,并传达任命他为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   6月27日 率百余名抗联人员组成的队伍由苏联返回东北抗日战场。   6月28日 指挥部队与敌打了回国第一仗——攻袭乌拉嘎金矿。   7-10月间 率部在北部地区几次袭击敌人,其中,成功袭击了两支日本测量队,缴获地图、测量器材及武器等。   夏末,深鉴北满抗日斗争失利局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图挽回局面,再振抗联军威。致信北满党组织,要召集党军主要负责人紧急会议,以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名义发布一系列通令。   9月18日 写《给戴鸿宾同志的信》。   10月 为坚定抗联战士的抗日救国信心,亲自制定《忠实抗日救国到底宣誓文》。   10月10日 以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名义发出《致金策同志的信》,召集党军负责人紧急会议,解决东北整个问题。   12月 与北满省委代表冯仲云、吉东省委代表周保中在苏联伯力开会(第一次伯力会议),讨论吉东、北满党内争论问题, 总结东北抗日游击运动经验,决定与苏联边疆党委、远东军建立正式关系。   1940年1月(三十二岁) 张寿笺、冯仲云、金策听说赵尚志秘密杀害祁致中,召集北满省委第十次常委会,认为其有“反党行为”,决定“永远开除”其党籍。   1月13日 写《远东红旗军党委并转联共中央、中共中央信》。   1月20日 写《给苏联远东红旗军总司令考涅夫和远东边疆党委的信》,要求就有关问题给予指示。   1月22日 写《给敦斯基的信》,请求苏方帮助解决有关问题。   2月15日 发表《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告东北民众书》。   3月 第一次伯力会议结束,被调任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   3月20日 在没有看到省委关于永远开除其党籍决议全文,不清楚开除原因的情况下,给北满省委写了一份《请求书》。   4月间 率部在宝清、密山一带进行活动。   5月29日 受吉东省委委托在宝清李烈士溪召开的第二路军总指挥部暨警卫队直属部队党员大会上做政治报告,并推举其为《东北红星壁报》“主笔”。   5月31日 写《给北满省委的意见书》,请求复查党籍问题。   6月2日 《东北红星壁报》第二期出版,刊登其所写的著名时评《纪念红色的五月》。   6月20日 通过冯仲云斡旋,李兆麟主持的北满省委对其申诉做出答复,只取消“永远”二字,仍然开除其党籍。   7月23日 以第二路军全权代表身份去苏联伯力执行任务。   10月初 由苏联过乌苏里江回国,抵达饶河县暴马顶子第二路军二支队密营。   10-11月 经认真回顾思索,以“向之”为笔名写成《向之关于东北抗日游击队过去与现在的略述》、 《向之关于布置和建立东北游击队的报告》两篇重要文献。 创作军歌《十年血战还要争取最后的一朝》。   11月27日 写《对被开除党籍问题的申诉意见》。   12月 根据苏联远东边防军负责同志来电,赴苏参加第二次伯力会议。
  1941年—1942年
  1941年1月(三十三岁) 吉东党组织认为其在二路军工作期间有严重错误言论,决定撤销其第二路军副总指挥职务。   10月 率小部队由苏联返回东北。   10-12月 率小部队在鹤立、汤原北部活动。   1942年1月上旬 日满特务打入其小部队内部。   1月中旬 开会决定派人回苏联报告情况。   2月12日(三十四岁) 在袭击鹤立县梧桐河伪警察分驻所时,被混入队内的敌特打伤,被俘,8小时后英勇牺牲。   1947年珠河县农工代表大会决定将该县改名为尚志县。   (1982年6月8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决定撤销1940年1月中共北满省委关于开除赵尚志党籍的决定,恢复赵尚志党籍,推倒强加给赵尚志同志的一切不实之词,恢复名誉。)
抗联出身的开国将军有哪些少将以上的
王明贵少将、王效明少将、李荆璞少将、彭施鲁少将,王静敏少将,孙叁少将,朱光少将。
王明贵少将(1910—2005)吉林省磐石县人。一九三四年参加东北人民革命军。一九三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三师连长,第八团团长。抗日战争时期,任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三师代师长,第三支队支队长,远东方面军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营长。解放战争时期,任齐齐哈尔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嫩江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骑兵师师长,独立第八师师长,中南军政大学广西分校第一副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铁道运输司令部副司令员,公安部队师长,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一九八八年被授予一级红星荣誉奖章。著有回忆录《踏破兴安万重山》。2005年 6月22日在哈尔滨去世,享年96岁。

王效明少将(1909—1991)辽宁省昌图县人。一九三二年参加革命。一九三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东北抗日救国军参谋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参谋、教导队大队长,二师参谋长兼办事处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第二路军总指挥部副参谋长,第七军政治委员,第二支队支队长兼政治委员,苏联远东方面军独立第八十八步兵旅营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吉林市警备司令,吉林警务处处长,吉长护路军司令员,永吉军分区司令员,吉南军分区司令员兼第二十四旅旅长,东北野战军独立第十一师师长,东北军区第一六四师师长,长春卫戍司令部司令员兼第一六四师师长,炮兵第六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海军炮兵学校校长,海军炮兵部副部长、岸防兵部部长,武装力量监察部监察主任,旅顺基地副司令员,中共中央监委驻第五机械工业部监察组组长,第五机械工业部顾问,兵工学会副理事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一九八八年被授予一级红星荣誉奖章。 1991年11月30日在北京去世,享年83岁。

李荆璞少将 (1908—2000)1908年1月19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宁安县一个农民家庭,1932年10月参加革命,193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宁安反日自卫队队长,游击总队总队长,吉东工农反日义勇队队长、绥宁抗日同盟军1师师长、东北抗日联军5军1师师长,1937年至1938年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任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团政治部主任、绥蒙军区武委会主任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牡丹江省军区司令员兼临时省委书记、我党领导下的牡丹江市政府第一任市长,合江省军区副司令员建佳木斯卫戍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热河省军事部部长,1952年任热河军区司令员,1956年调任沈阳军区第一文校校长,1962年调任国防部第七研究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并授予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九八八年被授予一级红星荣誉奖章。2000年11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彭施鲁少将(1916—)河南武陟人,1916年1月1日生。1934年6月在河南省焦作市高中读书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一二九”运动后。被派东北,在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任军部秘书,转战在通河、方正、依兰、勃利县境内。1938年春,三江地区的抗日斗争形势日益严峻,日伪军的重兵围剿,归屯并户,迫使多数抗日部队西征,彭施鲁被任命为三江地区留守处主任,继续坚持以双鸭山为根据地的对敌斗争。1939年春被派赴饶河,到抗日联军第七军第一师任政治部主任,率部战斗在饶河、同江、富锦、宝清、扶远一带,继续打击日伪军。1940年底,随部队转移至前苏联境内整训。1945年8月,抗日联军教导旅配合苏军解放东北全境,彭施鲁率队进驻佳木斯地区卫戍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被调至东北军政大学,任分校副教育长、总校训练团长。建国后任步兵学校校长,军事师范学校副校长。1955年后任总参谋部军校部处长、副部长、军训部参谋长,1985年离休。1945年被授予苏联红星勋章。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同时被授予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1年晋升为少将。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5年由俄罗斯政府授予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和朱可夫纪念章。著有回忆录《我在抗日联军十年》。

王静敏少将(1918-2003)河南省洛阳市人,原名永谷。参加了一二九运动,曾参加东北人民革命军第4军,任宣传科科长。后回关内参加抗战。抗日战争,王静敏担任中共杞县县委书记、豫东游击第3支队政治部主任、新四军游击支队政治部民运科长、第6支队1总队营政委、团政委。解放战争,王静敏历任团政委、师副政委、师政委、叁野21军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为少将,获叁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级解放勋章。建国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副主任。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3年 8月 4日在南京病逝,享年86岁。

孙叁少将(1915-1999)黑龙江省宁安县人。1934年参加东北抗日联军,同年受党组织派遣去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学习坦克、炮兵技术。回国后,在抗大担任过特种研究室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孙叁到了东北。任我军历史上第一个坦克师──四野坦克师参谋长,是我军坦克部队的开创者。1952年,孙叁率坦克3师入朝作战。后任志愿军装甲兵第1指挥所副主任、志愿军坦克兵指挥所副主任,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回国后,孙叁任装甲兵技术部部长、装甲兵后勤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叁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9年 9月 5日在北京去世,享年85岁。

朱光少将(1914—2001)山东省聊城县人。原名赵金城。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东北抗日救国军,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他在东北历任抗日联军5军1师3团连长、营长、副团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副营长、延安炮兵学校总务处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满军区炮兵团团长、东满军区炮兵主任、吉林军区炮兵主任、东北民主联军炮兵4团团长、四野炮兵第二指挥所副主任、炮兵2师副师长、四野特种兵部队炮兵主任、炮兵2师师长。1950年,朱光入朝作战,历任志愿军炮兵2师师长、炮兵主任办公室参谋长、炮兵指挥所参谋长。参加了第4、5次战役、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上甘岭战役和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回国后,毕业于南京军事学院,历任旅大警备区炮兵司令员、解放军炮兵副参谋长、参谋长、叁机部副部长、五机部副部长兼西南叁线建设委员会常委、基建工程兵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他的妻子章淼洪是毛泽东主席的表侄女,夫妇多次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毛主席曾给朱光题词“精益求精”。2001年 1月30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8岁
东北抗联的将领有哪些.
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李兆麟、冯仲云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赵尚志(1908年—1942年2月12日),汉族,热河朝阳(现辽宁省朝阳市)人,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
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赵尚志在东北地区组织和从事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赵尚志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之后,赵尚志领导创建中共巴彦抗日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36军独立师)北满珠河反日游击队队长,后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联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赵尚志与李兆麟等创建了珠河、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后牺牲。
祁致中的死因探析

客观上,当时残酷的斗争环境导致人们处理问题简单化。对此,陈雷在回忆中也说,处决祁致中的决定是过火的、轻率的。做出这样的决定,应当是慎之又慎的。但那时处理问题,受着激烈战争的影响,都希望处理问题迅速、果断,生怕拖中生变。这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也是简单化工作作风的流弊。
主观方面,首先祁致中的自身言行没有得到战友们尤其是赵尚志的包容和接纳。在党支部会议上,在场的六名成员除李在德外,都同意将祁致中处以死刑。本身就说明了一定问题。也许其中有揣度和不违逆赵尚志意愿的因素在里面。但不可否认的是,祁致中自身的一些不满情绪表露,加之他山林队出身的背景,都会使同志们普遍产生一种不安的感觉。不管其自身目的如何,客观上使同志们对其有所猜忌和戒备。在特殊的对敌斗争形势下和内部环境中,祁致中没有掌握好自己言行的尺度,言语尖锐。不认真了解他人特别是赵尚志的性格特征,个性张扬,激化与他人矛盾的同时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以至积怨累加,最终被无端错杀,悲天虎啸。李在德在回忆中也有同感,“同志们受客观环境和主观认识的影响,对其言行很难宽容,但他毕竟没有发展到成为敌人的地步。因此,对祁致中应留下不杀,而以拒绝执行命令为由把他杀掉应该说是错误的。”其次,赵尚志人事安排上的不妥和归国途中一些“污骂行为”及不当举措也激化了祁致中的对立情绪。在于保合的回忆录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支部队的组织系统情况,副官长祁致中直属于司令部参谋长戴鸿宾,与电信队队长于保合、教导队指导员李在德地位相当。同是抗联的军长,祁致中尚在戴鸿宾之下,这不能不使祁致中对此有所想法,提出意见不愿意担任副官责任,愿做队员工作。这一提议立即被“尚志同志很严厉的污骂一场”,“在这个纠纷中,致中同志痛哭一场”,后来只是在戴鸿宾的劝说下,勉强接受。虽然祁致中拒绝领受副官长这一职务,很大程度上是对人事安排上的不满所致,但做一名队员不用担当更多的责任,与领导核心接触相对较少,避免与赵尚志发生直接冲突,似乎也可能是祁致中的内心真实写照。回国伊始,赵尚志在缴获马匹的分配上对祁致中的态度明显偏颇。随后,在为乌拉嘎金矿战斗胜利祝捷的模范战士会议上又拒绝祁致中发言,并首先定性说其在“军事行动有罪,当场下令解除其武装”。我们在此没有看到赵尚志对祁致中所犯罪行的具体说明和解除其武装的理由。这些情况的出现只能说明,赵尚志个人英雄主义的情绪此时已极大膨胀,他非要把祁致中压服不可,这反而更加激化了祁致中的对立情绪。
另一方面,赵尚志的个人态度也对祁致中被错杀起到至为重要的作用。虽然在支委会上绝大多数委员对祁致中持杀的态度,但最后的决定权仍在赵尚志手中。作为一名抗联高级将领,应该具备审慎稳妥的工作作风。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这里我们不能不对赵尚志当时的心态加以探察。赵尚志入苏求援无果,反被扣押长达一年半。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苏联方面没有解释。刚刚回国的赵尚志心中应该充满愤懑与猜疑,冲动和焦躁。无须讳言,赵尚志身上有着浓厚的个人英雄主义,领袖欲望强烈,在和别人谈论问题时总要抢占上风,从不甘居人下,有时即使自已内心感到做错了事,也决不会公开承认而极力作出各种各样的辩解。而苏联方面以共产国际为名给予他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的口头任命,又使赵尚志充满了自信,过高地估计了自己。在赵尚志身上,个人英雄主义的性格和党性两者矛盾共存,互相冲撞着。当个人英雄主义膨胀到极限的时候,党性就完全失去了存在的空间。
综上,在处死祁致中事件中,由于赵尚志人事安排上的不妥和归国途中一些“污骂行为”及不当举措激化了祁致中的对立情绪。祁致中的自身言行也没有得到战友们尤其是赵尚志的包容和接纳。更为重要的是,赵尚志的个人态度在其中起着至为重要的主导作用。客观上,当时残酷的斗争环境促使人们处理问题简单化,更加速了祁致中被错杀悲剧的上演。也许这就是赵尚志与祁致中共同的悲剧。


东北民主抗联的领导
赵尚志,杨靖宇
抗联十一军军长祁致忠是怎样死的
被赵尚志下令杀死,日后赵尚志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1939年7月,赵尚志宣布扣押他,随后在支委会上,大家认为祁有叛变可能,决定处死他
祁致中在知道自己要被处死之前,曾要求让他吃一粒子弹,以便痛痛快快地死去。但赵尚志没有给他明确的答复。执行死刑的几个人由中队长刘凤阳带领,把祁致中先绑在一棵树上,而后用刺刀挑死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