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淦(谁有《谏太宗十思疏》的古代公文意义的论文啊?)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508更新:2022-07-28 00:18:28

纪晓岚冒充帝王,汤县令骂和珅,有这一奇葩情节的电视剧是哪一部?
是张国立、张铁林、王刚主演的电视剧《布衣天子》。
剧情简介:
大清盛世,乾隆年间,因与乾隆名字弘历同音、相貌相似、八面玲珑的江湖郎中洪
立被太后选定为皇帝的替身,保护皇帝安危。于是假皇帝五更上朝,夜半才休,苦不堪言,更深体会“皇帝不是人做的”。
看到集权敛资的大臣和珅,一手遮天,排斥异己,打击忠臣,便以己之身份与其周旋,而无意中发现和珅养女蜻蜒身世之谜,于是同和珅
结下了梁子,真皇帝为查特大税案,卧底戏班,抽丝剥茧,使得案情真相大白。
于是乎真皇帝、假皇帝相会,更破解了孙家淦冤案、水月莲花之谜,假凤真凰,平反袁崇焕。假皇帝每协同真天子做一件大事,真天子都会得到一个美女的钟情,发生一出纠缠不清的风流情事。
更妙的是假皇帝的妻子大梅误以为乾隆为洪立,而乾隆也为大梅的豪爽,快意恩仇所吸引,一种深深的情愫交织在一起,挥之不去。
雍正王朝电视剧与历史有哪十处不相符

有以下十处不相符:

1、孙嘉淦之死。

1)电视剧:在雍正派他去西北慰问和辅助时,看不惯年羹尧嚣张跋扈,奢靡浪费,破口大骂,被年羹尧杀害。

2)历史上:孙嘉淦(1683-1753)活到了乾隆朝。

2、弘历的出场时间。

1)电视剧:康熙四十六年的木兰围猎,十岁以上的皇子皇孙都参加,康熙赏识弘历并赐玉如意。

2)历史上:弘历出生于康熙五十年。弘历第一次见到祖父是在康熙六十一年七月,没几个月康熙就去世了。

3、八爷胤禩。

1)电视剧:八爷是个深藏不漏的复仇者,并且在雍正的晚期试图恢复“八王议政”试图逼退雍正,扶皇三子弘时即位。

2)历史上:早在雍正三年,八爷和九爷已经被革职,而皇三子弘时也很早就被圈禁至死。

4、大太监的名字。

1)电视剧:雍正的贴身太监名叫李德全,是作者虚构。

2)历史上:雍正的贴身太监名叫苏培盛。

5、鄂尔泰。

1)电视剧:全剧未出现鄂尔泰。

2)历史上:鄂尔泰(1677—1745)是雍正皇帝的心腹之一,雍正朝的重要大臣。

6、官服上补子。

1)电视剧:廉亲王允禩,和那四个旗主王爷的官服的前后、两肩都用正龙,却又不是十三王爷身上那样的金龙。

2)历史上:按亲王补服规定应该前后正龙,两肩行龙。

7、吃饭的规矩。

1)电视剧:皇宫里,李卫陪雍正皇帝吃饭。李卫一边哭、一边从嘴里往出掉饭,一边还说劝慰皇上的话。

2)历史上:皇宫的规矩很严格,不会允许臣子在皇帝面前如此失态。

8、死鹰事件。

1)电视剧:康熙大寿,十四阿哥送给康熙的礼物被八阿哥胤禩调包成为死鹰。

2)历史上:历史上死鹰事件是八阿哥为给母亲扫墓,没有陪康熙巡查,所以送了两只海东青作为赔罪,没想到到了康熙手里成了死鹰。

9、隆科多。

1)电视剧:九门提督隆科多是佟国维的侄儿,帮助雍正夺取皇位,最后跟随八爷党逼宫,后被软禁死亡不明。

2)历史上:隆科多是佟国维儿子,隆科多因为居功自傲,手下多次犯错被牵连调查,最后被雍正终身监禁,不久抑郁而亡。

10、邬思道。

1)电视剧:邬思道可以说是雍正在九子夺嫡胜出的最大功臣。每次都沉着冷静,指点江山,精准的寓言,帮助胤禛在一次次逆境中胜出,最后功成身退。

2)历史上:邬思道只不过是田文镜的一个幕僚而已。雍正登基的最大功臣是十三阿哥胤祥,左膀右臂隆科多和年羹尧。

扩展资料:

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尧和李卫都是雍正潜邸时的包衣奴才,算是世代家奴。后来因得到雍正器重,开始飞黄腾达。不过,真实历史上的年羹尧和李卫地位可比包衣奴才高很多。

年羹尧隶属于八旗汉军镶黄旗,是正儿八经的八旗旗人,而非包衣奴才。他的父亲年遐龄官至湖广巡抚、署理湖广总督,是赫赫有名的一方封疆大吏。

年羹尧比他父亲还牛,他21岁就考中了进士,被授予庶吉士(明清两朝高级预备干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年羹尧升任四川巡抚,这一年他才刚刚三十岁。值得一提的是,巡抚的级别相当于今天的省委书记。

李卫的出身虽然比不上年羹尧那么显赫,但也不一般。他是江苏丰县一大户人家的子弟。在他30岁这一年,家里花银子给李卫捐了个员外郎的闲职。

不过,谁都没想到,李卫竟把这个“打酱油”的闲职干得风生水起,政绩突出。他也因此受到重用,相继担任了户部郎中、云南盐驿道、布政使、浙江巡抚、浙江总督、兵部尚书、署理刑部尚书、直隶总督等要职。

说完了年羹尧和李卫后,下面再来说说《雍正王朝》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情节,那就是“八爷党”允禩、允禟等人联合几位铁帽子王,提出恢复“八王议政”,对雍正帝进行逼宫。后来,允禩等人的阴谋被挫败,参与逼宫的人也都遭到了雍正的清算。

不过,在真实历史上,压根就没有发生过联合逼宫这件事。允禩、允禟在雍正四年(1726年)的时候就被雍正帝找借口削去爵位,囚禁于宗人府中,不久之后相继暴毙,死因不明。

《雍正王朝》中还有一处明显错误就是剧中雍正帝的三哥、诚亲王允祉一直扮演的是一位老好人。而事实上,允祉在康熙帝在世的时候,曾参加过皇位争夺,所以一直被雍正帝视为眼中钉。雍正登基后不久就将允祉赶去清东陵给康熙帝守陵去了。雍正八年(1730年),允祉被夺取爵位,幽禁在景山永安亭,两年后郁郁而终。

《雍正王朝》中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在康熙四十六年的“木兰秋闱”时机智地回答康熙帝的提问,从而赢得了康熙帝的喜爱。而真实历史上的弘历在康熙五十年才出生,怎么可能去参加康熙四十六年的“木兰秋闱”。

步军统领隆科多在剧中是重臣佟国维的侄子,事实上隆科多是佟国维第三子。值得一提的是,雍正帝小时候不是跟着自己生母乌雅氏长大的,而是由康熙帝的皇贵妃佟佳氏(孝懿仁皇后)抚养长大,而佟佳氏是隆科多的姐姐,所以雍正帝一直称呼隆科多舅舅。

此外,剧中在雍正帝生母乌雅氏的去世时间、雍正帝身边大太监李德全的身份问题上,都有一些明显错误。不过这些错误无伤大雅,如果不是太较真的话,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请问:清朝都有那些有名的大官?(如:曾国藩。。。。)
晚清名臣
曾国藩,曾国荃,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林则徐,翁同龢,彭玉麟,
孙家淦的人物生平

孙嘉淦从小家境贫寒,他利用劳动余暇,刻苦读书,掌握了大量知识。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举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时年30岁。值得一提的是,孙嘉淦亲兄弟三人都是进士。“一门三进士”的荣耀至今在兴县还被人称道。但是孙嘉淦在康熙朝中9年仕途生涯,一直没有什么值得入载史册的事。
正所谓“板凳敢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康熙驾崩,雍正继位,年届不惑的孙嘉淦突然血气方刚起来。他给新皇帝上书,劝诫三件事: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后两件倒也罢了,第一件简直就是捋虎须。雍正在康熙末年“九王夺嫡”中胜出,为了稳定地位,剪除先帝八子、九子也就是自己两弟弟的势力手段残酷、不遗余力。这么做是否必要先不说了,影响是相当地不好。
孙嘉淦的折子算朝雍正的脸上给了一个响亮的耳刮子,效果当然明显,那就是满朝轰动、皇帝震怒。好在有雍正的老师朱轼求情,说:“嘉淦诚狂,然臣服其胆。”雍正自己也对孙嘉淦说真话不要脑袋的胆识表示佩服,转怒为笑说:“朕也服其胆。”没有砍了他,当时保留了孙嘉淦在翰林院工作,之后又提升他为国子监司业,相当于最高学府的教务长。
此事过后,孙嘉淦名声鹊起。但随后,不能释怀的雍正还是抓了孙嘉淦的一个过失,交刑部议处。刑部的负责人领会上意,说,按律当斩。雍正作为一个明君这时候体现了高明的政治手腕,对孙嘉淦加恩免死,说这个人性气不好,我不待见,但是他出了名的不要钱,念在还有这么个长处,“著在银库行走”。孙嘉淦在国库临时打杂的差事结束后,又被委任为河东盐政。在别人眼里,这也是个肥差。能得此官,和孙嘉淦不爱财也有莫大关系。
乾隆继位后,年轻有为,相中了敢言直谏的孙嘉淦,擢升他为左都御史,兼吏部侍郎,专管监察。孙嘉淦也不含糊,很快给皇帝上了篇绝代谏论《三习一弊疏》。兴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办主任王奋勤对他们老乡的这篇文章评价极高:“只此一篇文章,足以让一个人青史留名,永垂不朽。”
“三习一弊”的大意是:“人君耳习于所闻,则喜谀而恶直”,“目习于所见,则喜柔而恶刚”,“心习于所是,则喜从而恶违”,这三种习惯形成后,那就会产生喜小人而厌君子的弊病,希望皇帝您哪应该“予除三习,永杜一弊”,可不要自以为是。《三习一弊疏》着眼之高,恰恰适合于做皇帝的人看,抨击之广则直指人性的普遍弱点,语言之美足以令人拍案惊奇,但其笔锋之利让所针对的人读来难免汗流浃背,坐卧不安。好在乾隆帝看了之后挺喜欢,表示采纳,而且因此又升了孙嘉淦的官,让他做刑部尚书,并“总理国子监事”。
孙嘉淦是谏臣也是能臣,查贪官、平冤狱、整修河道、调和民族矛盾,办过许多出色的事。敢说、能干又遇上了好皇帝,使得他在仕途上创造了奇迹,兴县的老乡说孙嘉淦一生当过兵部、吏部、刑部、工部“四部尚书”,还当过直隶、湖广两任总督。最后死的时候是吏部尚书兼协办大学士。
孙嘉淦的死耐人寻味。对吕梁文化名人深有研究的赵桂溟先生分析说,他这位胆大的老乡竟然是被吓死的。
1750年,登基15年的乾隆皇帝筹划他的首次南巡,有的官员对皇帝的这种举动有意见,企图阻止皇帝,但又担心自己的影响力不够,就想了个办法,假托孙嘉淦的名义伪造了一篇为此上谏的奏稿,还伪造了皇帝的御批,然后在民间和官场传播,以求制造舆论,耸动人心。
借了孙嘉淦的名声,这篇文章还真的产生了挺强的号召力,流传甚广。伪奏稿事让乾隆皇帝发现后,在全国范围内追查作者,仅在四川一省,就有280余人因传抄而获罪。
赵桂溟说,孙嘉淦直言抗上的牌子很响,梗直不假,但是他更是一位有政治智慧的臣子,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时机、尺度把握准确有当,这样越轨的事不会干。
事情发生以后,孙嘉淦非常不安。清朝的文字狱非常厉害,雍正在位13年,兴文字狱20起,乾隆皇帝在60年的统治期内,更是发动过130起文字狱。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过了几十年,年近七旬的孙嘉淦再直也弯了,晚年的他已经表现得极其圆通谨慎。据史料记载,查处伪奏稿的事延续了三年,孙嘉淦对家人说:“先帝(指雍正)及今上,尝戒我好名,今独假我名,殆生平好名之累未尽,有此致之。”
1753年,孙嘉淦惊惧而终,时年71岁。
其后人故事现仍活跃在吕梁政治、经济境内,秉持一种为名的呼声,继承前辈的遗训。


广东影视电视剧敌后尖兵演员表
电视结尾不都有吗
谁有《谏太宗十思疏》的古代公文意义的论文啊?
以下是我推荐的,在中都可以搜索到!
李斯的《谏逐客书》,晁错的《论贵粟书》,魏征的《谏太宗十思书》,诸葛亮的《出师表(前后两部)》,杨继盛的《请诛贼臣疏》,海瑞的死谏嘉靖的奏疏,还有清朝时期孙家淦的《三习一弊疏》! 都是很经典的!
如果还想深入学习的话,给你推荐一部书吧!《历代上皇帝书》里面都是历代的名臣给皇帝的谏书,其中比较经典都被收录了!
雍正帝为什么不杀孙家淦
雍正帝在历史上的评价基本上是一个好杀的皇帝,至于为什么他落得如此的恶名关键在于他所处的政治环境所导致。康熙晚年朝政日益腐雍正帝在历史上的评价基本上是一个好杀的皇帝,至于为什么他落得如此的恶名关键在于他所处的政治环境所导致。康熙晚年朝政日益腐败,贪官污吏横生,十几个阿哥争储结党擅政,再加上西北准噶尔叛乱连年征战耗尽人力物力财力,国库只剩下六百万两白银,人们受到各种苛捐杂税的压迫,引起了不少民族的不满和反抗情绪。

在这种环境下,雍正帝不得不采取铁腕的手段惩治贪官,追缴亏空欠款,打击政敌。在这一过程中,他将自己的几位亲兄弟圈禁致死,将亏空欠款的官员抄家抵债,将贪官污吏革职拿问抄家治罪,大兴文字狱将天下读书人得罪了一个遍。雍正帝得罪的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不知道有多人,落下一个好杀的骂名也就理所当然了。

雍正帝当真是一个好杀的皇帝吗?如果他当真是一位好杀的皇帝那么当刑部将孙嘉淦的斩立决的判决书递交给雍正帝的时候雍正帝应当批准才是,但是雍正帝却驳回了。

看过根据二月河长篇小说《雍正皇帝》改编的电视剧《雍正王朝》就知道孙嘉淦是何许人也,孙嘉淦其貌不扬,在雍正登基之初因为铸造雍正新钱而与户部大臣阿灵阿打架一通到皇上面前去评理,最后被雍正帝训斥了一顿。

这件事当然不至于让雍正帝大动干戈交刑部议处斩立决的地步。让孙嘉淦险些人头落地的是另外一件事情,就是雍正帝下旨要文武大臣们举荐人才,而孙嘉淦举荐了一个人,这个人雍正帝亲自召见过,问了一些问题,用现代的话来说也就是相当于面试,对这个人的感觉不是很好,雍正帝又再次问孙家淦这个人到底如何?哪知孙家淦拍着胸脯对雍正帝说敢以身家性命担保,雍正帝龙颜大怒将手中的朱砂笔扔到地上,这时孙家淦居然走过去捡起地上的朱砂笔准备在举荐书上面签字,旁边的太监大喝一声道,大胆孙家淦,皇上的御笔你也敢拿来写字?此时孙嘉淦知道自己闯祸了,慌忙跪下将,将雍正帝的朱砂御笔,双手捧在手里,跪在地上高高举上头,交还给雍正帝。

此事经过刑部讨论决定判处孙家淦君前失礼的罪行,拟定斩立决,这份判决奏折交到雍正帝手上,过了很多天都没有批准下来,反过来雍正帝亲自下谕旨,说孙家淦虽然胆子过大君前失礼,但是他是一个好官清官,朕不能妄杀人才,所以宽免其罪,将孙家淦无罪释放。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