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作家巴金照片(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简介)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861更新:2022-07-27 21:46:16

  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

  只要不停止追求

  你们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

  在于给予

  而不是在于接受

  也不是在于争取

 


  巴金先生出生于1904年11月25日,四川成都人,原名李尧棠,1921年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肄业,是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大师,杰出的社会活动家,著名的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曾任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巴金先生的一生可谓是,视书籍为金子,一辈子家中省吃俭用,但是依旧保持着买书、读书的好习惯,在1919年爆发的伟大的“五四”运动影响下,他开始大量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逐步接受反帝反封建、科学民主等进步思想,1922年2月在《文学旬刊》上发表诗歌《被虐(待)者底哭声》12首,从此开始了辉煌的文学创作生涯。1922年冬,于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预科和本科班(英文)肄业。1923年到上海求学,1924年考入南京东南大学附中,1925年高中毕业后在上海从事社会活动和编译工作。

  巴金先生作品介绍

  

  《灭亡》,巴金先生1928年完成的第一部中篇小说,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1923年5月,19岁的巴金跟随哥哥尧林离开四川老家,乘船顺江而下,到达上海。4年后,他又去往法国。走出四川与出国是巴金人生的两大转折。他的第一部小说《灭亡》就是在法国巴黎写成的。

  《灭亡》反映的是1926年左右,在北伐战争之前,军阀孙传芳统治下的上海的生活,塑造了一个以生命向黑暗社会复仇的职业革命者杜大心的形象,这位主人公得了严重的肺结核病,却忍住极大的痛苦为反抗专制制度而拼命工作,他对自己个人的前途失去了希望,对黑暗压迫下的人类前途也感到绝望,然而他还是要尽力奋斗。虽然他也被人爱过,但那种绝望、虚无而又要拼死抗争的心态最终使他丧失了爱情,甘愿消耗生命以殉事业,求取良心的安宁。

  


  巴金先生的《激流三部曲》相比大家都耳熟能详,1931年12月,巴金发表长篇小说《家》,这是作者《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的第一部,小说以作者自己的家庭为素材,描写“五-四”时期,一个正在崩溃的封建大家庭的全部悲欢离合的历史。

  



  巴金先生的《复仇》是一部短小而精悍的革命题材小说,虽说小说不是围绕革命展开,而是福尔恭席太因的自杀和他所经历的人生经历遭遇的人间悲剧,来阐明巴金的观点,但巴金在小说里向我们探讨了革命的道路,人生的意义,幸福的方式等等问题,这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的小说。

  


  《寒夜》是巴金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1944年秋冬的一个晚上,在重庆防空警报解除后的一两个小时,巴金开始了《寒夜》的写作。小说的情节与作者的生活几乎是同步展开的:都是在抗战时期的重庆;写完这部小说是1946年的最后一天,上海一个寒冷的冬夜,小说结尾也正是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巴金先生曾经说过,写《寒夜》是在作品中生活,他本人就生活在《寒夜》所描述的生活背景中。在那几年中,散文家缪崇群、小说家王鲁彦,还有他的老朋友陈范予,都是害着肺病痛苦地死去的;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他又亲手埋葬了因病得不到很好医治的三哥李尧林。所以,当小说中写到汪文宣为生计而无着、为疾病而痛苦的时候,这些亲友的面孔一一浮现在巴金的脑海中,使他的写作十分投入。

  

  1978———1986年间,巴金为香港《大公报》文艺副刊《大公园》开辟专栏,写了150篇“随想”短文,总称为《随想录》。其中有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如《“文革”博物馆》),对失去亲友的怀念(如《怀念胡风》),对自我心灵的拷问(如《小狗包弟》),以及对一些他不能认同的观点言论的大胆批判。《随想录》的许多篇幅,都探索了“十年浩劫究竟是怎样开始的?人又是怎样变成…兽‟的?”巴金的解剖刀不仅伸向社会,同时也毫不留情地加诸自身。他以一个历史浩劫的见证人的身份,带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展开对历史的深入反思。

  此外,巴金先生还选择了很多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了翻译,他把感情倾注在这些作品上,他想通过译文来讲自己的心里话,来打动更多人的心,2003年11月25日,国务院授予巴金先生“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巴金先生轶事

  幼年多病的巴金从来没有读过大学。14岁时,他好不容易得到祖父同意进入英语补习学校念书,刚刚一个月,就因病辍学。1925年,他到北京准备考北京大学,但是体检时发现患有肺病,无奈与北大失之交臂。因此在巴金的作品中,常常有主人公患肺病或其他疾病的描写,并且因患病而发生情绪、思想的变化,《灭亡》中的杜大心等就是如此。写《灭亡》时正是巴金治疗肺病与休养的关键时期,主人公杜大心也就因患有肺病而萌生暗杀军阀以解脱痛苦的念头。

  1936年,巴金以《家》而成为青年之心中偶像,追求他的人很多。有一个女高中生给他写的信最多,他们通信达半年之久,却从未见面。最后,还是女孩在信中提出:“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女孩主动寄了张照片给巴金,然后他们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经过8年的恋爱长跑,年届不惑的巴金与这个名叫萧珊的女孩结为连理。比巴金小13岁的萧珊是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让巴金动情的女人。

  巴金爱书,在文化圈内是出了名的。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巴金一家生活已很拮据了,但是省吃俭用,他还是要买书。一天,一向依着他的萧珊实在忍不住对他说:“家里已经没有什么钱了。”不知道家里到底有没有钱,日子能不能过下去的巴金说道:“钱,就是用来买书的。都不买书,写书人怎么活法?”第二天,他又带着孩子们去逛书店了。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