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洒度简历(83版水浒李逵扮演者)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734更新:2022-07-27 23:36:19

余洒度的人物简介


83版水浒李逵扮演者

83版水浒李逵扮演者董子武。

董子武,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剧艺委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学会会员。

李逵(?~1124)北宋时期沂州沂水县百丈村(今属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人,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也是元杂剧“水浒戏”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

李逵生得粗壮黝黑,绰号“黑旋风”。因为打死了人逃遇赦宥,留在江州当牢子。为了解救宋江和戴宗劫法场大闹江州,欲背着老母上梁山,后因老母被虎吃,李逵怒杀一窝四虎。李逵惯使一双板斧,梁山排座次时,位列第二十二位,是梁山第五位步军头领。 梁山受招安后,随军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战事结束后被封为镇江润州都统制。因宋江饮毒酒后担心李逵造反复仇,便让李逵也饮下毒酒,随后身亡。

李逵是《水浒传》成书之前便已在文学作品中多次以主角身份出现的人物,但《水浒传》对其进行了很明显的加工塑造,使他成为一个心粗胆大、率直忠诚,同时又鲁莽好战的性格鲜明的角色。


电视剧井冈山里的钟大龙怎么会知道红军的
导演告诉他的
秋收起义进攻井冈山的原因(简介)谢谢了
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是紧接南昌起义以后,我党领导的一次伟大的工农武装暴动。党的“八七会议”决定在湘、鄂、赣、粤四省发动秋收起义,会后党中央派毛泽东为中央特派员和彭公达到湖南,负责改组湖南省委和领导秋收起义。
  九月九日,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爆发,破坏岳阳至黄沙街、长沙至株洲的两段铁路成了起义的信号。当天,右路第1团在前,第4团在后,向平江进军,在路过金坪攻打长寿街时,第4团突然叛变,致使第1团腹背受敌,两个营被打散,团长失踪,被迫撤出战斗,向浏阳方向转移。九月十日,第2团在安源开始行动,先攻萍乡不克,后占老关,于十二日攻克醴陵,成立了县革命委员会,后因遭敌进攻,部队经老关北上,于十五日占领浏阳县城,由于骄傲轻敌,陷入优势敌人的重围,部队在突围战斗中遭受很大损失。九月十一日,第3团在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下于铜鼓起义,向浏阳进攻,当日占领白沙镇,次日占领东门市,十三日遭敌第8军两个团的围攻,经六小时激战伤亡较大,被迫向上坪撤退。

  九月十七日,毛泽东下令各团向浏阳文家市撤退。九月十九日,各路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到达文家市集中。毛泽东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讨论部队的行动方向问题。他在会上正确地分析了敌强我弱和工农革命军面临的严重形势,主张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部队沿罗霄山脉南下,在农村实行土地革命,开展游击战争。会议否定余洒度“取浏阳直攻长沙”的错误意见,通过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九月二十日,部队开始向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地区转移。

  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由于处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在开始时以进攻城市为主,加之缺乏作战经验等原因,遭受了挫折。但这次起义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公开打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起义的旗帜,建立了工农革命军,在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及时改变原来攻打长沙的计划,率领起义部队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为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逐步地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是指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边界领导发动的农民武装起义。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受中共中央的委派,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前往长沙,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8月18日,改组后的湖南省委在长沙市郊的沈家大屋召开会议,讨论制定秋收起义的计划。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枪杆子出政权的思想。会议决定要与国民党彻底划清界限,旗帜鲜明地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号召群众,并确定集中力量在湘东赣西发动以长沙为中心的武装起义。为便于领导秋收起义,省委确定秋收起义的领导机关分为两个,一个是由各军事负责人组成的党的前敌委员会,任命毛泽东为书记,作为武装起义的军事指挥机关。另一个是党的行动委员会,由起义地区各地方党委负责人组成,任命易礼容为书记,负责地方工作。9月初,湖南省委决定9月9日开始破坏粤汉和株萍铁路,11日各县起义,16日长沙起义。这次秋收起义不沿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而将起义部队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卢德铭任总指挥,余洒度任师长,下辖三个团:以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为主力编为第一团,团长钟文璋;以安源工人纠察队、矿警队和萍乡等地的农民自卫军编为第二团,团长王新亚;以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一个营和浏阳部分工农武装编为第三团,团长苏先骏。参加起义部队共约5000人。此外,在起义前,还收编了当地的土匪武装邱国轩的一个团。起义部队以夺取长沙为目标,具体部署了各团的行动计划。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按预定计划爆发。参加起义的铁路工人和农民,首先破坏了岳阳至黄沙街,长沙至株洲两段铁路,切断了敌人的交通运输。第一团从江西修水出发,向长寿街进攻,9月10日占领了平江县龙门厂。这时混入起义部队的邱国轩部乘机叛变。当第一团路过金坪攻打长寿街时、邱部突然袭击,致使该团腹背受敌,损失200多人,步枪200多支,团长钟文璋失踪,被迫向浏阳转移。第二团在安源起义后,进攻萍乡未克,西进攻占了老关、醴陵,又北进占领浏阳。由于部队麻痹轻敌,9月16日陷入优势敌人的包围,部队被打散,部分突围脱险,不少人牺牲。第三团于9月11日在铜鼓起义,胜利占领了白沙镇,9月12日又占领东门市。9月14日敌人兵分两路包围第三团,该团被迫向上坪撤退。鉴于三路起义部队均受挫,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并以前委书记的名义通知起义各部队到浏阳县文家市集结。9月19日,各路起义部队到达湖南省浏阳县文家市。当晚前敌委员会召开了会议。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会议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决定保存实力,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去坚持武装斗争,发展革命力量。9月20日上午,起义部队1500余人离开文家市向南进发。9月23日,起义部队在芦溪镇遭反动军队伏击,损失数百人,总指挥卢德铭牺牲。9月25日,起义部队冒雨攻克莲花县城。9月29日,起义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村时已不足千人,而且官多兵少,部队思想混乱,组织纪律性差。当天晚上,毛泽东召开了前敌委员会,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10月3日,起义部队离开三湾村,开始向井冈山进军。10月27日,起义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的茨坪,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电影电影简介
井冈山的剧情简介:  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 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向南转移,途中遭到敌人的袭击,部队损失惨重。随后在决定部队去向的问题上,领导内部产生了很大分歧,最后毛泽东的意见得到大多数同志的支持,部队继续向南转移。到达永新县三湾村后,毛 对剩余部队进行了及时的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扩大革命队伍,毛 提出应争取袁文才和王佐等地方武装势力。在此问题上,余洒度等第一批黄埔军校毕业的军官又与毛 产生了分歧,余洒度等人以去省里汇报为名逃离井冈山。毛 以诚相待,终于取得了袁文才的信任,毛 的部队驻进了茅坪,毛 由此找到了知音贺子珍。为进一步巩固革命根据地,毛 一方面继续争取王佐,一方面派何长工去省委汇报,寻找南昌起义失败后南下的朱德部队。很快王佐接受改编,加入了工人农革命军,壮大的队伍初战告捷一举拿下了新城。但在此时,省特派员周修明却责令部队改路去支援湖南暴动,还错误地传达省委指示,开除了毛 的党籍。不得已,毛 一面去中央申诉,一面出兵湖南。结果,军队遭到惨痛的失败,也丢掉了后方的根据地。毛 气愤不已,再次回到井冈山,经过浴血奋战,毛 与朱德的部队终于1928年4月28日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秋收起义 简介400字以上 回答出来重赏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为了挽救革命,1927年7月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在共产党力量较强、工农运动基础较好的湖南、湖北、江西、广东4个省举行秋收暴动,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上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会议决定派毛泽东去湖南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和领导秋收起义。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决定在湘鄂赣边区组织秋收起义。8月12日,由共产党员卢德铭任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和平江工农义勇队到达修水县城,并与8月下旬抵修城的通城、崇阳农民自卫军在本县山口统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余洒度、余贲民任正副师长,下设4个团,1、4团驻修水,毛泽东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卢德铭任总指挥,总指挥机关设在县城,修水地方党组织积极配合,发展武装,组织群众支持起义军。师部参谋长何长工、副官杨立三,根据前敌委员会指示,在修水设计并制作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和臂章。“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9月9日,震撼世界的秋收起义首先在修水爆发,起义部队在修水县城举起义旗,向长沙挺进。途经渣津,与收编的邱国轩第4团汇合,并攻克了敌人盘踞的朱陂厂,在进攻长寿金坪受挫后,返回修水台庄,后接毛泽东指示,挥师浏阳文家市,与2团和3团会合后,跟随毛泽东踏上前往井冈山的道路。
八七会议结束后,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回到湖南。8月18日,在长沙市郊沈家大屋召开改组后的湖南省委第一次会议,讨论制定秋收起义计划,成立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9月初,毛泽东在江西安源张家湾召开军事会议,讨论秋收起义具体部署。参加起义的主力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没有赶上参加南昌起义的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是叶挺独立团的新兵组建的),另一部分是湖南平江和浏阳的农军、鄂南通城和崇阳的部分农民武装、安源煤矿的工人武装等,共约5000人,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二、三团。起义前又收编一部分原黔军武装为第四团。卢德铭(原警卫团团长、共产党员)任起义军总指挥,余洒度(共产党员,后叛变投敌)任师长。起义的目标是夺取长沙。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工农革命军分别从修水、安源、铜鼓等地出发,向长沙进击,先后占领醴陵、浏阳县城和平江的龙门厂、浏阳的白沙、东门市等地。由于当时革命形势已处于低潮,敌强我弱,加上群众缺乏作战经验,起义军某些指挥员指挥失当,新收编的第四团在战斗中又临阵叛变,致使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9月14日,毛泽东在浏阳东乡上坪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改变攻打长沙的计划,命令第一、三团与第二团余部迅速到浏阳文家市集中。19日晚,在文家市召开了前敌委员会会议,决定起义军撤离湘东地区,进入江西,沿罗霄山脉南移,以保存革命力量。起义军在向南进军途中,处境十分困难,在江西省萍乡县芦溪又遭到敌人的伏击,总指挥卢德铭牺牲。9月29日部队到达江西省永新县的三湾村时进行了改编(即三湾改编):由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将党的支部建立在连上;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10月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即井冈山地区,得到当地武装袁文才和王佐的帮助,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黄埔军校的中共党员
黄埔军校的第一至第六期,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有中共党员在军校工作和学习。现将目前所能辩认的前六期的中共党员(可认是黄埔军校教职员或学生,且为1927年夏秋以前已加入共产党者)的名单开列如下,并对各期党的组织情况略作说明。其中会有许多错漏,敬请识者批评、补正。

  第一期
  黄埔军校第一期于1924年3月27日举行入学考试,6月16日举行开学典礼,同年11月毕业。在本期工作和学习的中共党员如下:

  教职员(按《陆军军官学校最初组织官长名录》和《第一期教职员名录》):
  张嵩年(张申府,入党时间1920.10,中共北京小组),
  周恩来(1921春、中共巴黎小组),
  茅延桢(1922.7),
  曹石泉(1924),
  金佛庄(1922.9,曾列席中共三大),
  郭俊(1923),
  严凤仪(1923),
  叶剑英(1927.7),
  胡公冕(1921.10),
  徐坚(1923),
  徐成章(1923)。

  “名录”上缺名的:
  章琰(约1924),
  毛简青(1922),
  李公侠(约1924)等。
  以上教职员共14人。

  进校前入党的(1924年5月前,按《第一期同学姓名籍贯表》):
  杨其纲(1924春),
  刘仇西(1922夏),
  游步瀛(1923),
  王逸常(1923.11),
  蒋先云(1921、10),
  张其雄(1922春),
  伍文生(1923冬),
  谭鹿鸣(1923),
  江镇寰(1924),
  宣侠父(1923),
  唐际盛(1922),
  董仲明(1923),
  李汉藩(1922.4),
  洪剑雄(1924初),
  许继慎(1923.12),
  彭干臣(1923.12),
  赵枏(1922),
  赵子俊(1921春、中共武汉小组),
  白海风(1923),
  张隐韬(1922.7),
  李之龙(1921.12),
  杨溥泉(1923.12),
  陈赓(1922),
  赵自选(1924春),
  郭一予(1923),
  刘云(1924),
  荣耀先(1923.4),
  文起代(1924年春)。共28人。

  进校后入党的(1924年6月后,按《第一期同学姓名籍贯表》):
  徐石麟,傅维钰,陈选普,唐同德,徐向前,罗焕荣,王尔琢,顾 浚,宋希濂,
  戴 文,王泰吉,贺声洋,郑洞国,张际春, 唐 震,余海滨,周士第,唐澍,
  郭德昭,文志文,梁锡祜,黄 鳌,李奇中, 孙树成,陈子厚,曹 渊,江世麟,
  廖运泽,阎奎耀,梁干乔,樊嵩华,韩 浚, 叶彧龙,梁文琰,谭其镜,薛文藻,
  吴乃宪,孙天放,李其实,孙一中,侯镜如, 陈 述,宋文彬,冷相佑,刘明夏,
  马维周,冯达飞,俞 墉, 吴 展, 刁步云, 张伯黄,李光韶,何章杰,胡焕文,
  左 权, 李默庵,袁仲贤,刘楚杰,杨润身,彭继儒,黄 雍, 蔡升熙, 陈 烈,
  刘立道,陈启科,李隆光,黄锦辉,黄第洪,李人干,刘铭,史书元,共71人。
  以上进校前后入党的一期生共99人。
  黄埔直属支部
  中共黄埔第一期直属支部,约于1924年8月成立。第一期支部由蒋先云任书记,王逸常任宣传干事,杨其纲任组织干事,许继慎、陈赓任候补干事。支部书记蒋先云参加过领导安源、水口山工人运动,是由毛泽东介绍加入共产党、并由毛泽东介绍投考黄埔军校的。

  第二期
  黄埔军校第二期学生从1924年8月开始分批入校,学生总共450人,至1925年9月宣布毕业。在本期工作和学习的中共党员有:
  教职员(按《第二期教职员名录》和《特别党部名录》):
  周恩来,邵力子,鲁 易,黄 鳌,袁炎烈,王逸常,谭其镜,杨其纲,傅维钰,
  黄第洪,戴 任, 吴 明,陈作为,罗振声,周逸群,王柏苍,成恭寅,黄锦辉,
  共18人。

  教职员“名录”缺名的:
  卜世畴,包惠僧,胡允恭,罗汉,廖乾五,杨嗣震,徐梦秋,共7人。
  二期教职员总共25人次。

  学生(按《第二期同学姓名籍贯表》):
  黎鸿峰,蔡鸿猷,罗振声,邝 鄘, 吴 明,程俊魁,余洒度,王秉璋,符明昌,
  陈 恭,卢德铭, 练国梁,胡秉铎,陈作为,宛旦平,吴道南,蒋友谅,王一飞,
  张炎元,张堂坤,麻 植, 古 怀, 王柏苍,周逸群,李劳工,谢宣渠,吴振民,
  姚世昌,共28人。
  “同学录”缺名的:
  萧人鹄,覃异之,廖快虎,刘光烈,王 中,梁伯龙,陈进军,钟亚裕,共8人。
  以上二期生共36人。

  第二期支部
  中共黄埔第二期直属支部约于1924年11月成立,以杨其纲为书记,余洒度为组织干事,周逸群为宣传干事,麻植、王逸常为候补干事。支部书记杨其纲是第一毕业生,1924年春加入共产党,是由中共北方区委派出、由李立三、于树德、于方舟等介绍投考黄埔军校。中共广东区委军委成立后,直接领导黄埔党的工作。广东区委军委由周恩来任书记,成员有徐成章、李富春、聂荣臻、张伯简、熊雄等。

  第三期
  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从1924年冬末开始入学,1925年6月编为正式学生,1926年1月宣布毕业。在本期工作和学习的共产党员有:
  教职员(按《第三期教职员通讯簿》):
  邵力子,宋文彬,吴展,焦启铠,鲁易,聂荣臻,鲁纯仁、杨其纲,邝鄘,朱雅零,
  卢德铭,袁炎烈,黄第洪,谭其镜,杨溥泉,曹蕴真,薛卓中,伍树帆,陈奇涵,
  杨宁,范荩,韩浚,董仲明,孙树成,陈选普,贺声洋,覃异之,廖快虎,刘楚杰。
  以上共29人次。

  学生(按《第三期同学姓名籍贯表》):
  王鄂峰,石衡钟,申朝宗,古宜权,朱云卿,朱斌,李乾元,吴光浩,余少杰,
  周恩渭,周邦采,姜镜堂,胡灿,胡承焯,段子中,范宏亮,唐克,陈永芹,
  徐康,徐介藩,张获伯,符节,曹伯球,曹素民,常乾坤,黄克鼎,黄铁民,
  黄伟斌,斯励,焦启恺,彭哲夫,熊受萱,叶古衣,廖卓然,刘轶超,蒋作舟,
  蔡晴川,饶春荣,穆世济,郭光彩,周玉冠,车鸣骧,金锡祺,共44人。
  “同学录”缺名:
  章夷白,黄文杰,蔡林蒸,曾干廷,陈顺侯,共5人。
  以上三期生共49人。

  第三期支部
  中共黄埔第三期直属支部约于1925年夏秋之间成立,以杨其纲为支部书记,曹素民为组织干事,段子中为宣传干事,焦启恺为候补干事。曹素民1924年在上海参加工人运动,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段子中1923年加入共产党,曾在安源从事工人运动。焦启铠1925年加入共产党,并当选为国民党黄埔军校特别区党部第三届执行委员、财务委员。聂荣臻回忆:1925年下半年,黄埔军校已成立了一个由鲁易、聂荣臻二人负责的“党团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之下,设立了几个支部和小组,政治部中共支部由聂荣臻负责。

  第四期
  黄埔军校第四期入伍生从1925年秋开始招生,陆续入学,1926年3月经考试升为正式学生,3月8日开学。此时军校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特设政治科。同年10月毕业。在本期工作和学习的共产党员如下。

  教职员(按《第四期教职员名录》及《第四届特别党部委员名录》):
  邵力子,熊雄,于树德,恽代英,陈启修,戴任,范荩,杨宁,安体诚,廖划平,
  李合林,张秋人,吴云,王懋庭,杨其纲,邝鄘,饶来杰,黄铁民,毛覃,胡灿,
  宛希先,应威,孙树成,韩浚,陈赓,胡公冕,陈奇涵,蒋作舟,曹伯球,刘轶超,
  蒋先云,白鑫,共32人次。

  “名录”缺名:
  宋云彬,高语罕,应修人,阳翰笙,雷经天,李世璋,共6人。
  以上四期教职员共38人次。

  学生(按《第四期同学姓名籍贯表》):
  叶镛,李德芳,覃正格,刘志丹,白鑫,蓝广孚,阎普润,杨新民,赵克念,
  谭楚材,李斌,王展程,缪芸人,李鸣珂,傅汝尧,苏先骏,袁耐坚,赵希杰,
  伍中豪,乔自达,李谦,刘玉衡,陈衍谟,江田,林彪,司徒仕,王全善,
  马存汉,邹琦,李萼,高山子,王世英,饶绘峰,詹宝华,陈远湘,郭化若,
  李竹修,陈毅安,范树德,吴奚如,李文林,贝介夫,周恩寿,傅杰,胡长源,
  萧韶,王侃予,霍步青,萧以佐,裘古怀,霍锟镛,钟友千,陈俊,刘道盛,
  万宁,夏尺冰,文强,苏士杰,钟赤心,陆更夫,张有余,张光梅,裘树藩,
  霍栗如,曾钟圣,席树声,纪秀川光,鲁平阶,王寅生,穆世济,李逸民,彭芳,
  叶德生,杨若涛,赵一帆,刘乙光,于以振,李运昌,胡陈杰,王襄,袁国平,
  王自强,熊敦,刘煌祖,宋玺,共86人。

  “同学录”缺名的:
  朱恺,季步高,金孚光,姚成武,洪水,萧克,曹广化,钟皿浪,张书锡,
  李鸣歧,郭子明,刘琦松,吕赤,陈子杰,陈业炽,陈绍舜,张东皖,吴凤卿,
  李明铨,萧芳,段德昌,汪毅夫,资桂林,谭衷,陈志仁,方之中,唐天际,
  何昆,李实行,郭述申,曾希圣,舒玉章,黄刚,石仲伟,李天柱,万仁,倪志亮,
  郭启予,王备,张适南、关学参,于鲲,方奋德,潘耀芳,共44人。
  以上四期生共130人。 

  黄埔特支、党团
  1926年4月,中共黄埔直属支部改为中共黄埔特别支部,仍以杨其纲为书记;另设中共黄埔党团,由中共广东区委指定恽代英、熊雄、聂荣臻、陈赓、饶来杰组成,由恽代英主持(另一说:黄埔党团书记为熊雄,干事为恽代英、安体诚、杨其纲)。中共黄埔党团由中共广东区委军委领导。

  第五、六期
  黄埔军校第五期入伍生从1926年3月起开始招生,陆续入学,11月经考试升为正式学生。第六期入伍生从1926年8月起开始招生,陆续入学。因各种原因,许多教职员、学生的名字未能在第五、六期“教职员名录”和“同学录”登记,因此这两期人员的身份较难辩认。如下名单,仅仅是从其他有关的文章或回忆资料中找出来的,因而是很不完全的。

  第五、六期教职员:1926年下半年至1927年春夏在黄埔本校工作的党员有
  熊雄、恽代英、萧楚女、孙炳文、张秋人、韩麟符、于树德、陈启修、李合林、
  熊锐、廖划平、杨其纲、饶来杰、谭其镜、阳翰笙、苏怡(舒治平)、应修人、
  何昆、张庆孚、鲁平阶、宋云彬、尹伯休、罗懋琪、李求实、杨宁、崔庸健、
  李逸民、毛泽覃、陈远湘、胡公冕、蒋先云、范荩、覃异之、郭化若、游步瀛、
  饶荣春、刘仇西、余洒度、方德功等。以上共39人次。

  第五期学生(含入伍生):
  陶铸(陶剑寒),张宗逊,宋时轮,杨至成,许光达,陈平山、文绍珍,张鹏翥,
  吴福畴,田峻,谭希林,廖运周,潘忠汝,赵尚志,唐有章,黄应龙,赵范生,
  吴玉瑶,凌栖,吴楚桢,孙芸,共21人。

  第六期学生入伍生:
  张开荆,张如屏,王芳泽,戴冠宇,高国玖,赵鎛,刘光夏,申春(梁道益),
  朱侃,吕文远,张廷仁、岳亚堃,王谨权,上官显,郭天民,王金唤,韦凤喈,
  周文在,徐士晶,龙文、唐虞,杨大朴,郭成荣,时适至,张建仁,唐模生,
  共26人。

  高级班学生:
  黄公略,黄纯一,贺国中,共3人。

  黄埔党团(后期)北伐开始后在黄埔党团工作的有熊雄、饶来杰等。阳翰笙入伍部支部书记。1926年底周恩来赴上海工作,由熊雄接任中共广东区委军委书记。军委的工作人员有黄锦辉、麻植、关学参、穆世济、朱恺等。

  简短的结语综上所述,目前能够辩认的、在黄埔军校第一期至第六期工作过的共产党员共145人次,其中重复录名者(同一个人在两期或两期以上工作过,重复登记者)21人,由本校学生转为教职员者59人,故应计65人;在黄埔各期学习过的共产党员(包括各期“同学录”缺名者及入伍生)共364人。教职员(已减去重复录名及由本校学生转为教职员者)与学生相加,总共为429人。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