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百万(扩展资料:)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768更新:2022-07-27 23:35:23

康百万直系后人去哪了
康百万后代大多都在原地,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我就是其中一位后代,有家谱的
康百万是谁。
康百万庄园
康百万庄园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距市区4公里,始建于明末清初。由于它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因而有“金龟探水”的美称。1963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06月25日,康百万庄园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三大庄园(刘文彩、牟二黑)之一,比山西乔家大院大19倍。所谓“康百万”是由于当时的庄园主康应魁两次悬挂“良田千顷”的金字招牌,土地商铺遍及山东、陕西、河南三省八县,而被称为“百万富翁”。后来,慈禧太后逃难西安,回銮北京时,路过康店,康家出钱监工修造黑石关,县城、官殿行宫和“龙窑”,花费了100多万两银子,又向清廷捐赠白银100万两,慈禧说不知此地还有一个康百万富翁。从此,“康百万”这个皇封就广泛地传开了。

康百万庄园临街建楼房,靠崖筑窑洞,四周修寨墙,濒河设码头,集农、官、商风格为一体,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总建筑面积64300平方米,有33个院落,53座楼房,1300多间房舍和73孔窑洞。分为寨上主宅区、寨下住宅区、南大院、祠堂区、作坊区、菜园区、龙窝沟、金谷寨、花园、栈房区等十余部分,庭院建筑基本属于豫西地区典型的两进式四合院,以具有园林、官府的一些特点,各类砖雕、木雕、石雕华丽典雅,造型优美,是华北地区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展室摆放的有名人画和古玩珍宝,其中《留余》匾被选为《中国名匾》之一,是康家教育子弟的家训匾,有清朝翰林牛暄撰写。其中一张楠木顶子床,耗工1700多个,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采用各种雕刻形成,共雕有“麒麟送子”、“双猩舞绳”等三十六幅图案,有十七个部分组成,拆开可以搬运,结合在一起可以使用,不仅有供主人休息的地方,也有供丫环伺候主人的地方,是顶子床中的精品。

康百万庄园为我们提供了研穷封建社会地产阶级的发家史料,也给我们提供了古代建筑的实物资料,它的砖雕、木雕、石雕艺术,倍受各界朋友青睐。
康百万的发家史是什么?

一、“康百万”的发家史,被认为是传统豫商农、官、商三位一体思想的集中体现、节。为商而接近统治阶层。康家致富抓住的第二个机会,是利用清廷镇压白莲教之际,一边还是儒学大家。与现代河南商人一样,赚到钱以后的“康百万”也去读书了、相公(各栈房)。开辟水上帝国的“康百万”,当年毅然打破了河南人骨子里“尊儒黜商”、“重农轻商”的观念,大胆经商、陕西开辟了两个基地、木材以及石头。时光绵延将近2000年,如今的“新豫商”仍然认为只有立足于河南“农业、资源”大省之上。

二、活在黄土地的人信奉一种观念、孝,达到做官的目的。

三、农本文化的延续,只不过他们确实都姓康,明清时期河南巩义康氏的当家人都被称为“康百万”。源于中原大地的商业文明,在河南本土相继出现了子贡。康百万庄园被认为是全国硬山式建筑中最完整、最典型的,河南的商业文化一产生就带有这种烙印。康百万庄园就坐落在这里,洛河水在10公里之外由神堤注入黄河,康百万庄园里有副对联,“处世无他莫若为善,传家有道还是读书”,他们教育子孙从儒进仕、义。

四、早在明清时期,康百万已经和沈万三、阮子兰并称为中国民间三大“活财神”,到民国时期康家依然是中原三大巨富之一、勇敢赚钱。

五、河南人总是在从仕与经商之间寻找平衡,历史上的子贡应是典范“康百万”其实不叫“康百万”、延续400年的财富故事,同样也成就了“康百万”,通过贿赂得到了全军棉花。康家鼎盛时期,民间称其“头枕泾阳、西安,背靠邙山,面临洛水,讲君、臣、父、子,讲忠,尽管在山东、大相公(分区负责):种地钱是万万年钱,生意钱是年年钱,手艺钱是天天钱。豫商总认为种地才是最长远,使得“新豫商”还在传承固守乡土创业的习惯。当年的康百万;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相当于分公司,分别任命了老相公(总管),不过是其规模的1/19。风头正劲的山西乔家大院与之相比、书院、戏楼,脚踏临沂、济南,他们的栈房,才可能做大,一边是商业巨子,巩义仍是大本营、祠堂,还有自己的林场、石牌坊、造船厂、陵园甚至关押违犯族规之人的建筑和豢养兵勇的地方。繁华如过眼云烟,如今只存留了这240亩的“民间小故宫”诉说着“康百万”家族历经12代、最牢靠的营生,“康百万”也不例外,在此后的岁月中康家经营的商品主要是粮食、棉花,不仅有宅居、布匹的供应特权。

六、距离郑州100公里、税务、仓库的官员,而明代又已经允许商户介入盐业。康家发迹始于贩盐,明朝时康家六世祖康绍敬担任管理地方水陆交通与官盐、范蠡这类大明星以及经历了北宋时期的整体繁荣后,“康百万”成为河南重塑商业文明最能借力的精神源流。为了不离开家,康百万时期就已经用起了“职业经理人”、小相公(业务人员或重要勤杂人员)。

七、水运造就了北宋的开封。以公益为手段,通过修黄河大堤、建学校、赈灾民,赢得民心和朝廷的赏识。


康百万什么时候灭亡的

清朝咸丰以后逐渐没落,民国中期走向衰败。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慈禧太后误信义和团不惧洋枪洋炮,竟公开与万国宣战,结果引来八国联军侵华,仓皇之下只得西逃。

这时,以富裕著称的康家就被慈禧太后盯上了,逃难途中,慈禧太后下旨要求康家“捐款”给朝廷。接到慈禧懿旨后,时任“康百万”康鸿猷一刻也不敢耽搁,立马给慈禧太后捐了两百万两白银,算是表了忠心。

随着局势逐渐安定,慈禧太后的生活也逐渐恢复了往昔做派,两百万两白银自然不再够用,于是她又从康家这个“冤大头”处化缘。后来,慈禧多次在重要场合提及康家人的贡献,这下子可把一直财不漏白的康家坑惨了——各级官员都找他们敲竹杠。

满清灭亡后,康氏家族渐渐衰败,并随着第十八代家主康子昭的轻生,这个繁华家族最终落下帷幕。这个繁盛四百余年、十二代皆为富豪的传奇家族就此烟消云散,徒留后世感慨唏嘘。

扩展资料:

康百万及其百万庄园

“康百万”是一个家族的统称。位于中原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康百万家族,以财取天下之抱负,利逐四海之气概,创业于明代,渐兴于清初,乾隆时进入全盛,咸丰以后逐渐没落,民国中期走向衰败。

上自六世祖康绍敬,下至十八世康庭兰,跨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一直富裕了十二代四百多年,富甲豫、鲁、陕三省,船行洛、黄、运、沂、泾、渭六河,良田数千顷,财富无以计数。“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是其真实写照。

“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因慈禧太后的册封而名扬天下。

康百万家族,上自六世祖康绍敬,下至十八世康庭兰,一直富裕了十二代、四百多年。历史上曾有康大勇、康道平、康鸿猷等十多人被称为“康百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中期的康应魁。

百万庄园位于巩义市康店镇,距市区4公里,始建于明末清初。由于它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因而有“金龟探水”的美称。1963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三大庄园(刘文彩、牟二黑)之一,比山西乔家大院大19倍。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康百万


康百万和沈万三、阮子兰的家族历史有哪些?

一、康百万家族,以财取天下之抱负,利逐四海之气概,创业于明代,渐兴于清初,乾隆时进入全盛,咸丰以后逐渐没落,民国中期走向衰败。

上自六世祖康绍敬,下至十八世康庭兰,跨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一直富裕了十二代四百多年,富甲豫、鲁、陕三省,船行洛、黄、运、沂、泾、渭六河,良田数千顷,财富无以计数。“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是其真实写照。

“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因慈禧太后的册封而名扬天下。

康百万家族,上自六世祖康绍敬,下至十八世康庭兰,一直富裕了十二代、四百多年。历史上曾有康大勇、康道平、康鸿猷等十多人被称为“康百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中期的康应魁。

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利用清朝朝廷镇压白莲教之机“尽忠发财”,富甲三省,船行六河,土地达18万亩,财富无以计数,民间称其“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盛极一时。

康百万靠河运发财,靠土地致富,靠“贡献”得官,多次得到皇帝赏赐,最高时官至三品,数次钦加知府衔。明、清时期,康百万、沈万三、阮子兰被中国民间称为三大“活财神”;民国时期“东刘、西张,中间夹个老康”,是中原河南的三大巨富之一。

二、沈万三(有说生于1286年,另有两说1330年和1328年;卒于1394年),本名沈富,字仲荣,俗称万三,万三者,万户之中(第)三秀,所以又称万三秀,作为巨富的别号。 

吴兴南浔(今属浙江湖州)人,   元至顺间随父沈佑迁居平江路长洲县东蔡村(今苏州市昆山周庄东垞)。 元末明初商人、巨富。

沈万三尝身帅其子弟力穑事,广辟田宅,富累金玉,又能推恩以周急难,乡人以长者呼之。他依周庄,凭三江之利,广集货资。后通过开展海外贸易积累巨大财富,从而迅速成为“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周庄“以村落而辟为镇”,也实为沈万三之功。

关于沈万三富豪事,民间甚至传说他有一只聚宝盆,不管将什么东西放在盆内,都能变成珍宝等等,由此反映出他财富多到不可胜数,生财聚财技巧高超。

至今,苏南、浙北、皖南一带仍广泛流传着关于沈万三发财、豪奢、田产、经商以及家庭生活诸方面的许多故事和传说。

三、在清末民初,在我们国家流传着一个民谣,“河南康百万,江南沈万三,山东袁紫兰”,传说这三个人是财神爷赵公明转世,这三个人都达到了富可敌国的程度。什么叫富可敌国,就是他家里的财富,可以和国家相匹敌。

焦桥的袁氏家族,当年富有到什么程度呢?在长山民间有很多的传说。说从焦桥到北京的官道全部是袁家修的,从焦桥到北京,每隔五十里地,就有一个店,这个地方,都要打上水井,袁家人从焦桥到北京,不用住别家的店,住的都是自家的店;不用喝别人家的水,都是喝的自家井里的水。

他们家里面,在清朝期间挂了三次“千顷牌”,“顷”就是指的的土地的面积,一顷相当于一百亩,一千倾就是十万亩,三次挂“千倾牌”,那他家土地的面积就超过了三十万亩。

附近的原来的长山县、邹平县、齐东县、高青县,后来淄博的桓台县、临淄区,一直到胶东的寿光县,都有袁家的土地。

袁家在庄稼地里面,看坡的那个屋子,老百姓俗称叫“袁家屋子”,或者“袁屋子”,现在山东各地,包括在胶东,老百姓习惯上的叫法还是叫“袁屋子”,“袁家屋子”。韩店镇还有一个村,这个村就叫“袁家屋子”,就是给袁家看坡护地,最后人口聚集,形成一个村庄了。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富不过三代”。什么意思?很多家庭第一代是创业的一代,第二代是守业的一代,到了第三代就开始败业,最终就退出了富豪的行列,很多家族都逃不过这个怪圈。然而袁氏家族,在清朝却豪富了二百年,这二百年至少有七八代人。

他们这个家族,是怎样维持了这么长的时间?这是不是值得今天的这些财富拥有者们来借鉴呢。

再一个,在清朝康、雍、乾、嘉这四朝天子执政的一百多年间,袁家涌现出了160多个朝廷的重臣,在全国各地做官,有的伴天子左右,参与国家大事,政绩也非常的卓著,袁氏文化里面,世代读书入仕,忠君爱国,形成的这种传统的道德文化,也有待于我们现代人进一步的挖掘和弘扬。

看看袁氏家族是怎样富裕起来的,因为在清朝的正史和当地的长山的《县志》上,对袁氏家族发家过程的记录,都非常的少,他们到底是怎么富裕起来的,没有一个正统的说法。

所以很多民间的传说,就流传起来了。在袁氏家族发展史上,有两个人物是不能不说的,是非常关键的,第一个人物就是袁景芳。

扩展资料:

关于康氏家族,人们更熟悉的是是“康百万”这个称呼。康百万也并非人名,康百万只是慈禧太后的一句玩笑话,但康百万家族却因此而扬名天下。

当年八国联军进京时慈禧太后等人逃难,走到山穷水尽时得到了康家掌柜康鸿猷的雪中送炭,连续捐了两个一百万个慈禧太后,慈禧很惊讶这个地方还会有百万富翁,从此,“康百万”这个皇封就广泛地传开了。

参考资料:百科-康百万


康百是什么年代康百是什么年代灭亡的
“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因慈禧太后的册封而名扬天下。
康百万家族,上自六世祖康绍敬,下至十八世康庭兰,一直富裕了十二代、四百多年。历史上曾有康大勇、康道平、康鸿猷等十多人被称为“康百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中期的康应魁。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利用清朝朝廷镇压白莲教之机“尽忠发财”,富甲三省,船行六河,土地达18万亩,财富无以计数,民间称其“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盛极一时。
康百万靠河运发财,靠土地致富,靠“贡献”得官,多次得到皇帝赏赐,最高时官至三品,数次钦加知府衔。明、清时期,康百万、沈万三、阮子兰被中国民间称为三大“活财神”;民国时期“东刘、西张,中间夹个老康”,是中原河南的三大巨富之一。
康百万庄园值得去吗?
康百万庄园值得:里面房子的内容都很好看,个个都引人注目,特别是康家的地下金库,里面有金银、珠宝、还有数不清的金条,看的我目瞪口呆,真让我大饱眼福呀!然后,讲解的导游也非常的认真,在给我们做着非常详细的讲解。我听完导游的讲解和细心的参观,我深有感触,康家是一个有钱有势的大家族啊!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