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参考资料来源:百科——明初礼俗改革)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697更新:2022-07-27 22:46:33

洪武指的是哪个时期?

洪武,我国明代第一个年号,时间为1368年至1398年,当时在位皇帝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明朝洪武年间,实行了较开明的经济政策,鼓励生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低层民众的地位。但政治较为严苛,除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外,还强化了科举制和对官员的控制。


千古一帝洪武
朱重八。。。。
明朝洪武四大案共牵涉了多少人?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即经济 领域的“空印案”和“郭桓案”,政治领域的“胡惟庸案”和“蓝玉案”. 郭桓案是明太祖朱元璋严惩户部侍郎郭桓等吞盗官粮的重大案件。 洪武十八年(1385年)三月,御史余敏、丁廷举告发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官吏李或、赵全德等与户部侍郎郭桓、胡益、王道亨等通同舞弊,吞盗官粮。明太祖令审刑司拷讯,牵涉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至德等,发现除侵吞宝钞金银外,仅贪污税粮及鱼盐等即折米二千四百余万石。于是,赵瑁等皆弃市,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处死。供词牵连各布政使司官吏,系狱拟罪者数万人。 此案令核赃株连之人遍天下,中产以上民家被抄杀者不计其数。为防止矛盾扩大,明太祖乃手诏公布郭桓等人罪状,而将原审法官右审刑吴庸等处磔刑,以平众怨。 空印案 此案发生在明初洪武年间。明初,每年布政司、各府州县官吏前往户部核对钱粮、军需供给等事,因路途遥远,往往带着事先开好的空印文书(即加盖印章的空白公文),以备急用。此事习以为常。但是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知道此事后大怒,怀疑其中有弊,责令严查空印案。凡是与此案有关的部门及地方官员一律处以死刑,助理官员处以杖一百,戍边。受牵连者达万人以上。 案例分析、在《大明律》中规定:对于受财枉法的“枉法赃”,从严惩处,一贯以下杖七十,八十贯则绞;对于监守自盗,不分首从,并赃论罪,满四十贯即处斩刑;对于执行监察职务的“风宪官”的御史,若犯贪污罪比其他官吏加重两等处刑。像明朝这样用严刑惩治贪官污吏,在历史上是空前的。 胡惟庸案 又称“胡狱”,发生在洪武年间。胡惟庸,定远(今属安徽)人,早年跟随朱元璋起兵,洪武六至十三年间任丞相。其间权倾朝野,专权结党。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罪判处胡惟庸等人死罪;十九年与二十三年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罪追杀其余党,连坐被诛者达三万余人。朱元璋还乘机废除中书省制度,罢除丞相官职,直接统领六部。 案例分析、明朝统治者在采取废除丞相制度,不准后宫与宦官干政等措施以外,用杀戮的手段大肆铲除权臣宿将,虽然暂时解决了皇帝和权臣之间的矛盾,却滋长了宦官专权。 蓝玉案 又称“蓝狱”。发生在洪武二十二年(1393年)。蓝玉,定远(今属安徽)人,早年随朱元璋起兵,勇敢善战,功绩显赫。洪武二十年(1387年)任大将军,二十年封凉国公。明太祖朱元璋比之为汉代卫青、唐代李靖。但蓝玉却恃功骄横,夺占民田,多行不法行为。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告其谋反,结果被族诛,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 案例分析、《大明律》规定:“若在朝官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者,皆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明律的这些规定,都是为了防止臣下结党以削弱君主集中的专制制度。明王朝统治者为了达此目的,不惜滥杀无辜。
洪武的大事年表

洪武元年(1368年 戊申)
正月 初四日,朱元璋祀天地于南郊,即皇帝位。定国号曰明,建元洪武。立妃马氏为皇后,立世子朱标为皇太子。布告天下。朱元璋自旧内迁新宫。置东宫官属,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徐达兼太子少傅,常遇春兼太子少保。以下官各有兼职。中书省翰林院进郊社宗庙祭仪。
八月 朱元璋决定实行两京一都,诏以应天(今南京)为南京,以开封为北京。前后数至北京巡狩。
洪武二年(1369年 己酉)
二月 得元代十三朝实录,命左丞相李善长、前起居注官宋濂等人率部分文人纂修《元史》。洪武帝亲享先农,耕南郊籍田。
八月 定内侍诸司制。计:内使监奉御六十人,尚宝一、尚冠七、尚衣十、尚佩九、尚履八、尚乐七、纪事二、执膳四、司脯二、司香四、太庙四、涓洁二。置尚酒、尚面、尚醋、尚染四局,御马、御用二司、内库仓及东宫典玺、典翰、典膳、典服、典乐、典乘六局,又置门官。
九月 作御宝六:白玉三,青玉三,文曰:天子行宝、天子信宝、天子之宝、皇帝行宝、皇帝信宝、皇帝之宝。诏建临濠(凤阳)为中都。
洪武三年(1370年 庚戌)
二月 恢复科举制度。
四月 分封诸王,诏封皇子樉为秦王、棡为晋王、棣为燕王、橚为吴王、桢为楚王、榑为齐王、梓为潭王、杞为赵王、檀为鲁王。后个别人有改封。
五月 册贵妃孙氏、充妃吴氏、惠妃郭氏、宁妃郭氏、定妃达氏、顺妃胡氏。
六月 定朝会之礼仪。
九月 定朝会宴享乐舞之数。
十月 定文武官冬衣。重定内使服饰之制。
十二月 作奉??师韩国公李善长致仕。中书右丞忠勤伯汪广洋为右丞相,参政胡惟庸为右丞。
四月 册常遇春女为皇太子妃。
六月 定中官禁令。定女职之制,设六局一司,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六局,局各领四司,一司为宫正司。官共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定公主宅制。造红牌镌戒后妃之辞。
洪武七年(1374年 甲寅)
八月 建立卫所制度。
九月 贵妃孙氏卒,年三十二岁。
十一月 更建奉先殿。
洪武八年(1375年 乙卯)   七月 改作太庙。
九月 改建大内宫殿。
十月 命皇太子、秦王、晋王、楚王、靖江王游中都,讲武。
洪武九年(1376年 丙辰)
七月 韩国公李善长之长子李洪,娶皇长女临安公主。  洪武十年(1377年  丁巳)
六月 丙寅,命中外政事先启皇太子,然后奏闻。
十月 更建大内宫殿成。
十一月 帝以大内宫殿不侈,谓侍臣曰:“节俭足以养性,侈靡必至丧德……。”己卯,皇次孙朱允炆生。丁亥,冬至日,始合祀天地于奉天殿。
洪武十一年(1378年 戊午)
正月 封皇子椿为蜀王、柏为湘王、桂为豫王、楧为汉王、植为卫王。改封吴王朱橚为周王。建皇陵碑,帝因儒臣多文饰,亲自作文,直述微时艰难,刻之。
七月 癸巳,皇孙朱高炽生,燕王出,嫡长子。
洪武十二年(1379年 己未)
二月 作神乐观。
十二月 右丞相汪广洋,因欺君贬海南,又追杀之。
洪武十三年(1380年 庚申)
正月 以谋反诛左丞相胡惟庸,并兴胡党之狱,株连者一万五千余人。
三月 燕王朱棣之国北平。
九月 乙巳,万寿节,御奉天殿受朝,宴群臣于谨身殿,后岁以为常。
洪武十四年(1381年 辛酉)
七月 皇后千秋节,始定皇后朝贺礼仪。
洪武十五年(1382年 壬戌)
正月朔 宴群臣于谨身殿,始用九奏之乐。
八月 马皇后卒。年五十一。定皇后大丧礼仪。谥孝慈。
九月 葬孝慈皇后于京师(今南京)钟山之阳。   洪武十七年(1384年 甲子)
十月 册李氏为淑妃,摄六宫事。不久卒,更册宁妃郭氏为淑妃,摄六宫事。
洪武十九年(1386年 丙寅)   八月 皇太子往盱眙,葬三祖帝后衣冠,加修筑,曰祖陵。
洪武二十年(1387年 丁卯)
二月 帝阅武于午门外。命自今起,将军、卫士每日习射于午门外。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 庚午)
四月 因涉嫌谋反,赐太师、韩国公李善长死,时年七十七,其家属七十余人皆诛。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 辛未)
三月 封皇子Ꝃ为庆王、权为宁王、楩为岷王、橞为谷王、松为韩王、模为沈王、楹为安王、桱为唐王、栋为郢王、为伊王。
八月 皇太子奉命巡抚陕西,至是还京师,献上关洛形势图,拟都长安。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 壬申)
三月 豫王桂改封代王、汉王横改封肃王、卫王植改封辽王。
四月 皇太子卒,年39岁。
八月 葬太子于马皇后陵之右,谥曰懿文。建宗人府、五府、六部、太常司官署于朝门外,东西向,惟三法司仍太平门外。
九月 庚寅,册立皇第三孙朱允炆为皇太孙。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癸酉)
正月 册诸妃生子者。
二月 兴蓝玉案。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 戊寅)
闰五月 八日,帝病危。十日,卒于西宫,时年71岁。遗诏,太孙朱允炆宜登大位。16日,朱允炆即皇帝位。以1399年为建文元年。同日与皇后同葬京师(今南京)钟山之阳,名孝陵。上谥号为“明太祖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后有改动)尊母妃吕氏为皇太后。
六月 以受顾命之兵部左侍郎齐泰为兵部尚书,太常寺卿,曾伴读东宫之黄子澄兼翰林院学士,同参军国大事。
七月 齐泰与黄子澄建议削藩。周王朱以谋反罪名被逮捕。征汉中府教授方孝孺至,擢为翰林院侍讲。日侍帝左右备顾问。临朝奏事,臣僚面议之事,命方就殿中批答之。
八月 废周王朱为庶人。又命逮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燕王朱棣则疑惧。
十月 当初随从燕王来北平的僧道衍密劝燕王起兵。燕王称病,但暗自练兵。
十一月 帝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密旨,监视燕王。
十二月 燕府长史葛诚,奉燕王命奏事京师。帝召见,问府中事,葛诚以实相报。帝遣还,令其在逮燕王时作内应。王有所察觉。


朱元璋年号为什么叫洪武

它是由朱元璋本人亲自创制的。历代开国初期兵事最盛,洪武含义是洪大的武功,有张显武事之威的意思,从字面看亦不失淮右豪杰之气。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举兵北伐。

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当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后晋割让的幽云十六州也被收回。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明孝陵。

扩展资料

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减免税负,严惩贪官;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

在军事上,朱元璋废除了管理全国军事的大都督府,将其分为中、左、前、后、右五军都督府,并和兵部互相牵制。兵部有权颁发命令,但是不直接统率军队,都督府掌管军队的管理和训练,但是没有调遣军队的权力。这样,军权便集于皇帝之手。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制定《大明集礼》,力图恢复汉族礼仪文化,并采取一系列去蒙古化的措施。服饰方面“复衣冠如唐制”,并制定了具有明朝特色、等级严格的冠服制度;礼仪方面革除胡跪,恢复汉族传统的稽首、顿首、空首的跪拜方式,并按等级实行五拜、四拜、再拜之礼;姓名方面严禁胡姓,甚至连汉族复姓都遭池鱼之殃 ;语言方面杜绝胡语,钦定《洪武正韵》;婚姻方面禁止收继婚。通过复兴汉文化,朱元璋成功驱除了蒙元的阴影,并建构了新政权的合法性。

参考资料百科-朱元璋


洪武是什么意思

洪武是历史上的年号。

洪武是年号名,共使用三次,分别是朱元璋、李新、朱亨嘉。

1、朱元璋

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在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控制江南全境后于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有明一朝在年号的制定程序上,通常是由翰林儒臣预先拟定几个备选方案,而后呈奏新君从中选择其一作为正式的年号。

唯独“洪武”例外,它是由朱元璋本人亲自创制的。历代开国初期兵事最盛,洪武含义是洪大的武功,有张显武事之威的意思,从字面看亦不失淮右豪杰之气。

1398年朱元璋驾崩,其孙朱允炆即位,次年改元建文。建文四年(1402年),通过内战推翻侄子上位的明成祖朱棣废除建文年号,复称洪武三十五年,一年后改元永乐。

2、李新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福建漳州人李新(?——1619)在当地勾结海盗袁八,纠集千余人发动起义反抗明朝,年号洪武。同年四月被明军平定。

3、朱亨嘉

1645年(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五月,清军占领南京,弘光帝被俘。消息于同年七月传到广西,靖江王朱亨嘉觉得称帝的机会来了。

八月初三日,朱亨嘉居然身穿黄袍,南面而坐,自称监国,改广西省会桂林为西京,纪年用洪武278年,寓意废除朱元璋以后所有明朝皇帝的帝号,洪武间接成了使用最久的年号。

扩展资料:

洪武年间历史大事:

1、胡惟庸案

胡惟庸案又称胡党之狱,简称胡狱,为明初四大案之一。除掉胡惟庸后,朱元璋罢左右丞相,废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后设殿阁大学士供皇帝做为顾问,朱元璋结束了中国的丞相制度,加强了专制皇权。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颁布《昭示奸党录》,以伙同胡惟庸谋不轨罪,处死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已故的滕国公顾时的子孙等开国功臣。后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北元),究其党羽,前后共诛杀3万余人,时称“胡狱”。

2、明初礼俗改革

明初礼俗改革是中国近世文化史上影响深远的重要事件。 从衣冠服饰、婚嫁丧祭,到日常生活中的礼仪细节,明初礼俗改革涉及的范围甚为广泛。明初进行的礼俗改革,通过与儒家意识形态的呼应,成功地树立起明政权作为“华夏正统”的形象。 

明初礼俗改革是指中国明朝初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发起的一场对礼制风俗的改革运动,该改革以去蒙古化、恢复汉族传统、践行儒家礼仪为核心内容,包含了服饰、婚俗、日常杂礼等各个方面。

明初礼俗改革是指中国明朝初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发起的一场对礼制风俗的改革运动,该改革以去蒙古化、恢复汉族传统、践行儒家礼仪为核心内容,包含了服饰、婚俗、日常杂礼等各个方面。

透过明初礼俗改革,明朝成功驱除了蒙元的阴影,构建了政权的合法性,确立了明朝皇权专制的意识形态基础,同时对以后的中国社会风俗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胡惟庸案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明初礼俗改革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洪武


洪武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千古一帝
不不不,还有秦皇汉武。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